在当下,互联网的发展之快远超人们的想象,从其诞生到如今成为全球重要资源之一,只用了短短数十年时间。而在未来,它更将对整个世界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互联网超乎想象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繁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核心便是由谁来对互联网进行管理和控制,以便其更好的服务人类社会。
恐怕很多人难以相信,如此重要的国际性资源,其治理机制却是由一家私营部门和一个国家所主导。2005年7月1日,美国政府发表声明,美国商务部将继续与ICANN(互联网域名-地址管理机构)签订合约,保留对13台域名根服务器的监控权。这一合约表明美国决定继续掌握全球互联网的最终控制权,这也使美国拥有独自决策封闭某个国家互联网的权力。而如今互联网与人们日常生活、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果互联网瘫痪,势必给当事国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正是鉴于互联网日趋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质疑美国对互联网的控制权,他们认为国际性资源必须由全球共同监控。但美国却先发制人,以可能伤害互联网自由为名,拒绝让出控制权。
其实,美国拒绝交出互联网的控制权,体现的正是其大国霸权意识和双重标准。
一方面,目前全世界所有的网络空间均为美国控制和拥有,其他国家只能向美国租借互联网地址和域名,这实际上形成了美国独家垄断全球互联网的霸权格局。由此,美国可以随意让任何一个国家从互联网上消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就曾授意ICANN终止对伊拉克国家项级城名“.iq”的解析,一夜之间,所有以“.iq”为后缀的网站都从互联网上蒸发了。而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在一段针对伊朗的新年讲话中警告说,“伊朗四周的电子铁幕已经落下”,并称这层铁幕拒绝“让其他国家从与伊朗人民的交流中获益”。正是凭借着对互联网的控制权,美国可以对所谓的“不听话国家”实行一种极为稳秘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对其他国家进行恐吓与威胁。
另一方面,美国口口声声宣称的“保护互联网自由”,其实不过是美国双重标准下的自欺欺人之说,保护的只是美国自身的“网络自由”,哪怕不惜牺牲他国的利益。众所周知,全世界13个互联网根服务器有10个在美国,其不仅可以通过对根服务器实施特定的技术手段,对他国互联网业务进行骚扰与破坏,而其他国家却只能任由其宰割;而且,依据美国国内法律,美国政府可以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互联网进行监视,这时其监控的不止是美国国内的网络,更是对全世界互联网的监控,全世界各地之间来来往往的信息就这样被美国所掌控,其他国家却只能任凭其摆布。
因此,互联网操控成为美国在全世界推行其强权政治和霸权意识的重要工具,任何国家都有可能成为美国打击的对象。这不仅是对他国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更是对他国网络主权的干预与侵犯。
美国拒交互联网控制权,只是希望强硬的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却是建立在对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威胁基础之上。中国作为互联网大国,坚决反对美国单边管理互联网的不合理格局,期盼与国际社会一起合作建立起新型的互联网国际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