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认为,普京就任以来,俄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内政和外交取得新进展,俄社会基本保持稳定向前的局面。因此,普京受到俄民众的广泛支持。
多管齐下促稳定
普京此次出任总统之前,俄罗斯国内政治气氛一度紧张,部分反对派政党和团体频繁举行抗议游行,强烈要求改革。因此,消除国内抗议浪潮、维护社会稳定,成为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面临的紧迫任务。
为此,普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改革,包括简化政党登记程序,恢复地方行政长官直选、恢复国家杜马混合选举制、降低政党进入议会的门槛等。
俄国家杜马议员、经济学博士马尔金·沙库姆说,得益于这些改革取得的进展,那些攻击俄罗斯民主倒退的人失去了口实。
与此同时,普京在反腐方面频出重拳,解除了包括原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在内的多名涉腐高官职务,并发起一轮大规模反腐行动。他还积极推动相关立法,力争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普京表示,在俄开展的反腐斗争是一项长期政策。反腐工作不仅要在高层领导中进行,还应包括那些有机会进行钱财敲诈的部门工作人员,对腐败大案的调查将进行到底,涉案人员无论担任何职,都将受到惩罚。
密切关注经济动向
普京就任一年来,国际市场油气价格处于高位,这为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获得稳定的外汇收入提供了保证。俄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外债处于合理水平,卢布汇率保持稳定。
不过,目前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某些令人担忧的局面。去年下半年以来,俄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今年第一季度增速仅为1.1%。俄经济发展部不久前将今年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3.6%下调至2.4%。
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改善民生,维护俄社会稳定的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寻求遏制经济增速下滑的良方对俄政府来说是一项紧迫任务。
俄前财政部长库德林指出,俄罗斯能源出口驱动型经济潜力已经发挥殆尽,为了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经济对能源出口的过度依赖,使经济步入创新型发展轨道。
开展大国务实合作
在对外政策方面,普京比较务实。他主导俄罗斯与美国保持“斗而不破”的关系。虽然俄美在反导问题上的分歧依然没有化解,围绕“马格尼茨基法案”产生的纠纷又令两国关系一度恶化,但是在美国波士顿发生爆炸案后,双方承诺继续在反恐和安全问题上开展合作,俄美关系出现回暖迹象。
在对华关系上,俄罗斯继续推动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两国最新签署了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确定今后一个时期两国关系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合作领域,展示俄罗斯与中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为推动双方务实合作注入了新动力。
俄罗斯与日本的关系也有进展,双方商定将重启有关签署俄日和平条约的谈判。不过,分析人士指出,两国在领土问题上分歧严重,因此签署和平条约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