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脱贫攻坚战年中综述之一: 精准扶贫 宜秀亮出“硬战术”
日期:2016-09-09 16:20:53 来源: 点击: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在宜秀区,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大批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道路;但另一方面,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群众致贫原因复杂,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十三五”开局之年,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如何攻坚拔寨,打赢这场战役?省委书记李锦斌提出,要精准发力,持续探索扶贫的新路径,努力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的精确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的精准性扶持。
唯有念好“精准”二字诀,方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精准脱贫,进而实现宜秀人民共奔小康的宏伟目标。
精准识别: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精准扶贫,就要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盘清家底,对症施策,靶向治疗。
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宜秀区先后开展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回头看”和“精准核查”工作,按照“两公示一公告”程序,重新核准扶贫对象,全区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2171户4964人。其中,因病致贫占51.37%,因残致贫占21.82%,因缺劳动力致贫占5.58%,此三类为我区主要致贫原因,共占78.77%,因灾、因学致贫等其他各类原因共占21.23%。解决了“贫困人”等识别不准问题,通过帮扶责任人开展帮扶工作,做到了扶贫对象家庭基本情况、发展需求“两个清楚”,脱贫措施、脱贫目标“两个明确”。
杨桥镇围绕信息精准,扎实推进平台建设。全镇按“六个一”(一个干部包、一个党员带、一套措施帮、一个本子记、一套资料比、一张挂图亮)统一制作明白卡张贴贫困户家中,将帮扶情况记录在明白卡上。同时,加强对各类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分门别类装订成册、专人保管、集中存放。鲍冲湖村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以差异化职责为保障,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促进条块融合,联动负责,形成村管理、服务和联动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帮扶结构,实现扶贫职责在基层的有效落实。
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到精准识别,才能精准发力、精准帮扶。这不仅关系民生,也关系社会公平。在扶贫过程中,宜秀区严格按照贫困对象识别标准和程序,深入细致做好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复核认定和建档立卡工作,变“面上掌握”为“逐户摸准”,确保一村不漏、一户不落。
精准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精准脱贫要求做到不剩一户、不落一人,扶持贫困户选择增收的路子、帮助贫困农民掌握致富的招数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及当地的实际要符合。党委、政府扶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也是挖掘农业生产潜力、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
宜秀区先后组织四十余家新型农业主体和百余名农技人员精准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引导更多贫困户充分利用宜秀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支持贫困户发展葡萄、瓜蒌等特色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支持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扶。皖宜季牛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与花元村签约扶贫项目,计划投资1080万元,预计解决贫困户25人就业,带动25户66人脱贫。龙潭生态农业公司在罗岭社区和鹿山村的瓜蒌种植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杨桥镇螺山村与义宏水稻种植合作社合作,发展稻田养虾规模达300余亩,项目引领带动贫困户就业等。
目前该区按照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的原则,已开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新业态产业扶贫试点,调整优化贫困地区产业结构,支持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让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精准脱贫:实施“组合拳” 打好攻坚战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区委、区政府提出“扶、建、救、保”四条途径,实施“增收、就业、改善基础设施、救助、兜底”五大计划,全面落实33项工作举措,在精准脱贫上出实招、见真效。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社保兜底、扶危济困,找准方向、抓住关键,力促群众早脱贫、真脱贫,确保实现今年2700人脱贫任务。
宜秀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精神,在全区组织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三项行动,即在乡村两级党组织中开展“扶贫我担当、聚力建小康”强基固垒行动、在机关党组织中开展“扶贫我带头、入村结穷亲”志愿帮扶行动、在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开展“扶贫我有份、工农心连心”公益援助行动,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形成了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
在五横乡杨亭村,为了帮助贫困妇女尽快脱贫,早日走上小康道路,绿丰园“徽姑娘”女子专业合作社在杨亭村投资建设中国秀园向日葵花基地,积极为当地留守妇女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在乡村妇联组织的大力支持下,该社举办“精准扶贫”杨梅种植、采摘培训班,提高贫困妇女生产生活技能。此举不仅为“宜游宜秀”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贫困家庭增加了收入。
杨桥镇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我镇“三心”行动(即暖心、爱心、关心)工作方案。鲍冲湖村在进村入户走访中,了解到杨晓梅、张启龙、鲍旺江等三户特困贫困户家庭因生病急需资金住院,他们通过微信、QQ等平台,向社会发出援助倡议书,通过他们的努力,累计接受捐款15万余元,解决三户燃眉之急。螺山村书记张兵在走访中,了解花园组杨邦本等四户家庭特困情况,通过联系他的朋友、企业老总向他们进行经济救助,且他本人也向他们进行了经济救助。
罗岭镇花元村坚持把产业发展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立足该村实际,帮助该村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花元村通过流转7个村民组的800亩山场,同时依托整村推进扶贫资金,建成了苗圃基地100余亩,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约6万元,并解决贫困户10人就业。同时依托传统养殖,发展现代养殖,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该镇针对各村(社区)不同类型致贫原因,按照“六个精准”、“四个切实”、“五个一批”的扶贫攻坚工作要求,对症下药,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全镇2017年底实现全面脱贫。
多措并举的“组合拳”,不仅是精准脱贫的工作抓手,也是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更是贫困群众的“定心丸”。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准脱贫,关系到宜秀区数千贫困群众的福祉,是第一民生工程,是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这件大事的完成,同样要从精细处着手,扎扎实实念好“精准”二字诀,找准穷根,扶到点上,校准靶向,扶到根上,精准施策,扶到本上。将“精准”贯穿到扶贫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忽视任何细节,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一定属于宜秀人民。 (嵇奕华)
上一篇:娄雪松到鹿山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下一篇:娄雪松赴重庆考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