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龙眠山路上,放眼望去,一边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错落有致;一河之隔却是杂乱无章的城中村,苦不堪言。正当棚改的春风吹到大桥街道砂桥社区的时候,这里的居民向往已久、梦寐以求的城市高楼变成了现实。然而在征迁范围内石河组,却有这么一户人家,一对母子患有先天性聋哑,一个年近八旬的耄耋、一个花甲之年的老苏,正在为征迁愁眉苦脸,暗淡的眼神不时流露着绝望与无奈,她们不愿离开这片生活的热土,除了对房屋的眷念,还有那份对土地爱的深沉;还因她的“无语”,她害怕生活的未知、害怕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正如“哑巴见了妈—-苦衷难诉”。
如何做好残疾家庭哑巴的征迁工作,且要保护好被征迁人的利益不受损失,给指挥部每个人出了一道难题。考虑到聋哑人不识字、语言障碍,指挥部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从征迁那天起,帮她量房、替她找房、带她买房,做好哑巴家庭的所想、所盼、所虑,让“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区委书记李顺琪在征迁指挥部调度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坚持用足政策,对于合理诉求,要最大限度地给予解决;对于生活困难家庭要体现组织关怀,充分保障弱势群体利益。”李书记还利用周末及节假日三顾茅庐老苏家中,与其亲属话家常、问情况、聊发展,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要真情关心征迁户冷暖,主动为她们排忧解难,切实解决好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把棚改工程变成广大征迁户的民心工程。正是心怀满腔热忱、心存为民之心,话抱怨为安慰、话指责为包容,指挥部成员三番五次、不厌其烦、起早摸黑来到其家中,才有了下文哑巴家雨露甘甜的生活。
(图为李顺琪书记亲临征迁一线)
“只要有一点希望,我们就要竭尽所能,把征迁户的感情融合在思想意识里,贯穿到具体的工作中去。”指挥部政委陈俊玖如是说,“征迁工作我们要在僵持中坚持,在沟通中发现,在细节中突破,在感动中签约。”当得知老苏与其弟兄在一起生活,且兄嫂在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陪读时,指挥部陈政委当即决定,“不放过任何一点征迁户有可能签约的信息,不放弃任何一次可能说服征迁户签约的机会,应火速派人前去商谈。”时间定格在清明小长假期间深夜一点,当指挥部成员丁国祥等人出现在征迁户的面前时,此时的语言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彼此的心情澎湃不已,曾经一次次吃闭门羹、一遍遍放下自尊、一宿宿促膝长谈,已成为我们的过眼云烟。
图为征迁工作人员外出到六安市毛坦厂签订协议
当老苏领着房票,看到在碧桂园购置的那三室一厅宽敞明亮的居室,小区环境绿树成荫、山水相伴,这对母子双手合一放在耳边,正如“哑巴吃蜂蜜—-甜得不能说”,幸福的微笑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