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幻灯片 > 正文

宜秀区五横乡林长制串美景连民心

日期:2019-05-21 15:28:17   来源:   点击:
 
——打造乡村振兴乡村全域游景区
        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始终围绕“五绿”目标,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融合发展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力争实现“点上突破、线上开花、面上结果”,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乡村全域游的知名景区和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区。
 
 点上突破,林长制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今年,安庆市委市政府将五横乡“一村两企”作为林长制改革试点单位,机遇千载难逢。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市直13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到工作现场开展工作,每周都不少于一次现场调度指挥,给予全力支持。该乡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成立“五横乡林长制办公室项目推进指挥部”,举全乡之力、全乡之智,主动对接、主动作为,将试点工作清单第一时间逐一细化分解,连同《五横乡2019年林长制工作目标任务清单》、《林业企业发展主体责任清单》“三单”上墙,推行林长责任网格化管理,落实具体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坚持一日一调度,努力干出特色,干出实效。力争今年实现创3A景区目标任务。杨亭林场花溪茶谷土建工程、绿植工程5月底全部完工。杨白线两侧环境整治和行道树绿化同军民融合道路工程建设等统筹推进,民房改民宿(茶餐厅、咖啡屋)已完成设计,正抓紧组织施工。 该乡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实现林长责任网格化管理,在保护好山好水上下功夫,创新提出“一张表”和“一本账”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个林长身上,让每一片生态林区都有自己的“家长”,实现林长全覆盖,让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个人,有效解决了原先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形成了管养合力,使“兴林”举措更加精准。 目前,五横乡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村(社区)中心村全部是省级美丽乡村,其中杨亭村还获评“中国最美宜居休闲乡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线上开花, “五绿”目标任务超额高质完成
        山长在、林长绿。林长制改革推进以来,宜秀区五横乡始终聚焦“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大任务,守林有责,守林尽责,推动了生态五横建设,助力绿色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单”。
       造林绿化“增绿”。通过植树造林、森林质量提升、四项创建、全民义务植树等工程,完成绿化造林285亩、封山育林1532亩,完成森林抚育3317亩,创建生态绿园单位5家、绿色长廊建设4公里,栽植苗木3.02万株。森林保护“护绿”。实施公益林保护,全年保护公益林1.17万亩。深入贯彻“五打”专项行动,各村居6月底前完成绿化遮掩任务。乡林业站组织实施对49株古树名木挂牌保护,落实到人。林区管理“管绿”。建立森林防火体系和有害生物防治建设,落实“七级包保”,严格执行“三个一律”,使全乡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4‰以内。对全乡709亩发生枯死树山场进行全部清理,组建松材线虫病除治专业队,发现一株,清理一株,固定监测1个,确保全乡森林资源安全。组织由公安、城管、民政、土地、林业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按照“五打”专项行动要求,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活动,林业行政查处率在98%以上。 产业壮大“用绿”。目前,五横乡林业企业13家,其中市级林业龙头企业2个,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个,省级合作社1个。进一步加大对林业企业培育支持力度,按照区推进“一村四企”林长制工作清单要求,科学制定五横乡"一村两企"林长制改革试点工作清单落实方案,具体细化,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到人,对标对表,销号落实。 林业改革“活绿”。创新集体林权制改革和绿色金融投入机制,以林长制为契机,大力引进社会资本,融合一二三产业,重点发展以茶叶种植、加工为主的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扩大杨梅、火龙果、樱桃、龙山野茶、黄桃、猕猴桃种植面积,目前全乡林果面积达到1200亩,昔日的荒山上如今长满了致富增收的茶叶和杨梅。鲜果产量达55万斤,其中杨梅35万斤。
 
面上结果, “山水林田协奏曲”令人流连忘返
        绿水青山成幸福靠山。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宜秀区五横乡紧紧围绕推进林长制改革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地坚持“两手增绿”——政府+社会资本。一方面,政府负责道路两旁的绿化,另一方面,结合土地流转,引进大企业和社会资本种植杨梅等经济作物,既有生态价值,又有经济价值。
        在探索“林长制”改革的五横生动实践中,一个目标清晰而坚定,即守护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释放生态红利惠民生,实现“生态好、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生态惠民,绿富双赢。该乡认真按照一路一景、一企一单和一村一特要求,串起美景、连起民心。加紧推进2公里银杏大道、2公里红枫大道、1公里柿子大道、2公里樱花大道、1公里桂花大道等景观大道建设。新增茶园760亩。对全乡13家林业企业,加强分类指导,明确企业发展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建立个性化支持服务清单。随着山水林田的变化,乡村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今年在成功举办第五届郁金香花展之后,即将在5月、6月和10月份相继举行薰衣草花展、灯光展、杨梅采摘节、百花展等,努力实现“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四季有客”。预计2019年杨亭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0万元,虎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行列,其他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净增长10万元以上。预计2020年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20%。
         在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五横乡党委政府还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聚焦贫困群众,推动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上,该乡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当地贫困户增收的核心举措,从产业扶贫模式的创新、扶贫主导产业的培育、产业扶贫叠加覆盖上破题开篇,全力推进,走持续稳定增收的脱贫道路。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即各类基地(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模式,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园区优先吸纳贫困村集体、贫困户的生产要素,优先带动贫困人口入园经营、创业、务工。目前,全乡共有40余名贫困户在农业龙头企业务工,开发森林防火、保洁环卫等公益性岗位25个;10名生态护林员走上工作岗位。
        如今的五横乡天天有变化、日日新气象。“茶旅经济、赏花经济、采摘经济、生态经济”轮番上演,“花展、采摘、书画、美食”节庆活动相继举办, “乡村变景区、村庄变景点、田园变公园”美好愿景在这里变成现实,一幅“山水林田协奏曲”令人流连忘返。
(方华 钱凯 占进)

——打造乡村振兴乡村全域游景区
        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始终围绕“五绿”目标,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融合发展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力争实现“点上突破、线上开花、面上结果”,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乡村全域游的知名景区和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区。
 
 点上突破,林长制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今年,安庆市委市政府将五横乡“一村两企”作为林长制改革试点单位,机遇千载难逢。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市直13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到工作现场开展工作,每周都不少于一次现场调度指挥,给予全力支持。该乡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成立“五横乡林长制办公室项目推进指挥部”,举全乡之力、全乡之智,主动对接、主动作为,将试点工作清单第一时间逐一细化分解,连同《五横乡2019年林长制工作目标任务清单》、《林业企业发展主体责任清单》“三单”上墙,推行林长责任网格化管理,落实具体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坚持一日一调度,努力干出特色,干出实效。力争今年实现创3A景区目标任务。杨亭林场花溪茶谷土建工程、绿植工程5月底全部完工。杨白线两侧环境整治和行道树绿化同军民融合道路工程建设等统筹推进,民房改民宿(茶餐厅、咖啡屋)已完成设计,正抓紧组织施工。 该乡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实现林长责任网格化管理,在保护好山好水上下功夫,创新提出“一张表”和“一本账”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个林长身上,让每一片生态林区都有自己的“家长”,实现林长全覆盖,让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个人,有效解决了原先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形成了管养合力,使“兴林”举措更加精准。 目前,五横乡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村(社区)中心村全部是省级美丽乡村,其中杨亭村还获评“中国最美宜居休闲乡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线上开花, “五绿”目标任务超额高质完成
        山长在、林长绿。林长制改革推进以来,宜秀区五横乡始终聚焦“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大任务,守林有责,守林尽责,推动了生态五横建设,助力绿色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单”。
       造林绿化“增绿”。通过植树造林、森林质量提升、四项创建、全民义务植树等工程,完成绿化造林285亩、封山育林1532亩,完成森林抚育3317亩,创建生态绿园单位5家、绿色长廊建设4公里,栽植苗木3.02万株。森林保护“护绿”。实施公益林保护,全年保护公益林1.17万亩。深入贯彻“五打”专项行动,各村居6月底前完成绿化遮掩任务。乡林业站组织实施对49株古树名木挂牌保护,落实到人。林区管理“管绿”。建立森林防火体系和有害生物防治建设,落实“七级包保”,严格执行“三个一律”,使全乡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4‰以内。对全乡709亩发生枯死树山场进行全部清理,组建松材线虫病除治专业队,发现一株,清理一株,固定监测1个,确保全乡森林资源安全。组织由公安、城管、民政、土地、林业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按照“五打”专项行动要求,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活动,林业行政查处率在98%以上。 产业壮大“用绿”。目前,五横乡林业企业13家,其中市级林业龙头企业2个,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个,省级合作社1个。进一步加大对林业企业培育支持力度,按照区推进“一村四企”林长制工作清单要求,科学制定五横乡"一村两企"林长制改革试点工作清单落实方案,具体细化,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到人,对标对表,销号落实。 林业改革“活绿”。创新集体林权制改革和绿色金融投入机制,以林长制为契机,大力引进社会资本,融合一二三产业,重点发展以茶叶种植、加工为主的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扩大杨梅、火龙果、樱桃、龙山野茶、黄桃、猕猴桃种植面积,目前全乡林果面积达到1200亩,昔日的荒山上如今长满了致富增收的茶叶和杨梅。鲜果产量达55万斤,其中杨梅35万斤。
 
面上结果, “山水林田协奏曲”令人流连忘返
        绿水青山成幸福靠山。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宜秀区五横乡紧紧围绕推进林长制改革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地坚持“两手增绿”——政府+社会资本。一方面,政府负责道路两旁的绿化,另一方面,结合土地流转,引进大企业和社会资本种植杨梅等经济作物,既有生态价值,又有经济价值。
        在探索“林长制”改革的五横生动实践中,一个目标清晰而坚定,即守护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释放生态红利惠民生,实现“生态好、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生态惠民,绿富双赢。该乡认真按照一路一景、一企一单和一村一特要求,串起美景、连起民心。加紧推进2公里银杏大道、2公里红枫大道、1公里柿子大道、2公里樱花大道、1公里桂花大道等景观大道建设。新增茶园760亩。对全乡13家林业企业,加强分类指导,明确企业发展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建立个性化支持服务清单。随着山水林田的变化,乡村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今年在成功举办第五届郁金香花展之后,即将在5月、6月和10月份相继举行薰衣草花展、灯光展、杨梅采摘节、百花展等,努力实现“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四季有客”。预计2019年杨亭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0万元,虎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行列,其他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净增长10万元以上。预计2020年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20%。
         在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五横乡党委政府还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聚焦贫困群众,推动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上,该乡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当地贫困户增收的核心举措,从产业扶贫模式的创新、扶贫主导产业的培育、产业扶贫叠加覆盖上破题开篇,全力推进,走持续稳定增收的脱贫道路。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即各类基地(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模式,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园区优先吸纳贫困村集体、贫困户的生产要素,优先带动贫困人口入园经营、创业、务工。目前,全乡共有40余名贫困户在农业龙头企业务工,开发森林防火、保洁环卫等公益性岗位25个;10名生态护林员走上工作岗位。
        如今的五横乡天天有变化、日日新气象。“茶旅经济、赏花经济、采摘经济、生态经济”轮番上演,“花展、采摘、书画、美食”节庆活动相继举办, “乡村变景区、村庄变景点、田园变公园”美好愿景在这里变成现实,一幅“山水林田协奏曲”令人流连忘返。
(方华 钱凯 占进)

上一篇:区党政领导干部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研修班第一期开班

下一篇:区领导下沉督导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