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山镇中心社区百岁老人的幸福生活

日期:2022-02-23 16:46:46   来源:   点击:
  俗话说:“山中易找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在大龙山镇中心社区东风组,有一位名叫张兰英的老人,出生于1922年,今年正是100周岁。她耳不聋、眼不花,每天清晨还会在周边散散步,老人有两个儿子,现在已是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她享受着儿媳、儿子、孙子、孙媳妇、孙女、重孙带来的天伦之乐。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庭招来了街坊邻居羡慕的目光和社会各界的敬重。张兰英老人之所以能长命百岁,靠的是优良的家风、靠的是百年传承的“孝文化”、靠的是晚辈们的悉心照顾,他们用孝心谱写了一曲尊老敬老的动人乐章,用温良贤让的美德维系着一个五世同堂家庭的幸福生活,这个大家庭向人们诠释着家和万事兴的真谛。

  张兰英老人,虽然已经有一百岁,但她身体健康,性格乐观。目前依旧坚持自己独立生活,家里儿孙多次请求她一起生活,但每次都被拒绝了,她总说自己身体很健康,有手有脚,可以做到自己烧自己吃,你们每天工作都很辛苦,这样也可以给你们减轻点压力,而且现在国家政策好,我每个月的补助也足够我生活了。儿孙们商议后决定尊重老人的意见,她可以自己烧自己吃,但必须生活在一起,有个照应。考虑到老人腿脚不太方便,老人生活的所有物资都会每周给老人提前购买好,隔三差五给老人买一些爱吃的甜点之类的,谁家要是熬了汤,也都会第一个给老人送一份。为了不让老人一个人生活的枯燥,家里儿孙每天都会有人去找她聊聊天解闷,几个在外的曾孙们,每次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老人,陪老人聊聊天;她的大曾孙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了,回来的次数少,每次回来去看望她,她都会说:“在部队里不要想家,我现在过得好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你要好好工作,为国家多做贡献。”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去年夏天老人走路时不小心摔倒,造成胯骨骨折,当时她已是90多岁的高龄,很多医院都觉得老人的状况不太乐观了,但她的儿孙都坚持给老人治疗,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家里所有的子孙都赶回来,紧急商议后决定24小时轮流精心照顾老人,并搬到了老人身边去住,每天帮她起床、穿衣、刷牙、吃饭;听说喝骨头汤有助于老人恢复,就每天给她熬骨头汤;为了能给老人做出香甜可口、又有营养的菜肴,换着样儿的每天为她做可口的一日三餐,每天给她换洗被褥洗头、洗脸、洗脚、洗澡、剪指甲……还经常陪她老人家聊天,按摩全身。经过长达2个多月的悉心照料使得她的身体日渐好转,竟然做到了自己站立行走,这让为她治疗的医生都很惊讶。这一切其实都归功于她儿孙的细心照料以及她自己硬朗的身体和乐观的性格。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久病床前”不但有孝子,而且对老人的情意会随时间的推移变得历久弥真。同时也是因为她的乐观性格影响家里的儿孙,家里充满了和谐和欢乐,每个人都埋下了一颗淳朴的爱老敬老的种子。所以这一点困难时压不倒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的。
  今年过完年老人刚好一百岁,社区党支部在新年的第一个党员活动日就组织看望慰问了百岁老人张兰英,送上节日的美好祝福及慰问金、慰问品,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面对党组织的关心关怀,老人激动不已:“非常感谢各位领导能把我这个老太婆子放在心上,现在我就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跟我一样,都活一百岁。”
  如今,张兰英老人的子孙中,成家的已有10个家庭,家家夫妻和睦、相敬如宾、培养子女、孝敬老人。子孙们得空都会来看望老人,逢年过节和老人生日等重要日子,子孙晚辈们都会聚在一起。每当看到儿孙绕膝、五世同堂的热闹场景都让老人开心不已。(张长娥)

上一篇:大龙山镇新新社区:资源兴产业 摘掉穷帽子

下一篇:大龙山镇:党建指导入企业 同心共建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