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11公务员面试热点:食品安全谁来监管?

日期:2012-12-18 10:56:26   来源:   点击:
一、背景链接

  ◆重庆发现含甲醛血旺

  2011年3月17日,重庆市工商局的执法人员在九龙坡区含谷镇华新村一处农舍查获了2000公斤待售血旺,这些血旺每公斤含甲醛量为100毫克。工商部门责令生产者停止生产,并紧急通知对全市所有超市、农贸市场销售的血旺进行检查。

  知情人透露,血旺中掺入甲醛后,不但形状好看,吃起来也更劲道,所以在市场上大行其道。重庆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坦言,市场上究竟有多少血旺是合格的,多少是含甲醛的,无从掌握。只有广泛发动群众,积极监督举报,才能从源头上确保安全。

  ◆瘦肉精猪肉流入双汇济源公司

  2011年3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特别行动节目曝光了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市场哗然。新闻曝光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济源市,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有自己的连锁店。销售人员介绍,店里销售的猪肉基本上都来自济源双汇,严格按照“十八道检验”正规生产。然而,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农业部日前发布消息,河南全省生猪“瘦肉精”排查已基本完成,从实际情况看,河南发生的“瘦肉精”案件是个别县市的少数人明知禁用仍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引起的,属于个案。

  ◆三聚氰胺重现市场

  2010年1月底,贵州省卫生厅发布“黑名单”,确定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山东淄博绿赛尔乳品有限公司、辽宁铁岭五洲食品有限公司和河北唐山乐亭凯达冷冻厂的部分产品存在三聚氰胺超标问题。有关部门证实这些食品使用了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案件已被依法查处。

二、专家观点及建议

  王锡锌是行政法领域的知名学者,今年初刚刚入选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因为对拆迁变法、政府信息公开的推动为公众熟知。他同时十分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并参加了食品安全立法的讨论。

  “政府的监管不是万能的。”在接受本报专访时,王锡锌表示,强化食品安全,应该突破政府单一监管的模式,转向政府、消费者和社会三位一体相互协同的监管模式。

  王锡锌:食品安全法实施不满两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组织两次执法检查,说明了立法机关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执法检查很重要,检查的是法律实施的情况,看各地执法部门执行得怎么样。当然,同样重要的是执法检查要讲求实效,以最有效的方式开展。

  当然,仅仅谈政府监管也不行,政府的监管不是万能的。作为弥补,需要引入“权利的监管”。由政府进行的监管是“权力的监管”,而由消费者进行的监管则是“权利的监管”,通俗地说就是走群众路线。引入消费者的监管,可以通过强化几种制度来实现。

  一是食品质量信息的强制披露制度,现在我们有这个制度但是落实得不够。比如各种添加剂的成分和含量,要不要标注得更加详细?通过这些信息的强制披露,可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二是要有一条举报响应热线,消费者只要获得了食品安全风险的信息,就可以去举报。这个制度现在也有,所以我说的是强化,就是真正激活它。消费者不只是监督食品的生产者经营者,还要监督执法机关。一旦他举报了但没有执法的跟进,民众也有权对监管部门的不作为追究责任。

  第三个是继续加大违法成本。食品安全是复杂的社会问题,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所有生产者经营者都有良好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道德建设一方面要靠教育,另一方面还是依赖于强化执法,不然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守法经营的人反而会被淘汰出去。

上一篇: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添加剂该不该加?

下一篇:食品安全事件缘何“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