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户籍改革首次提到=自由迁徙

日期:2013-03-06 09:46:19   来源:   点击:
点击进入下一页
                                                   京华时报漫画任梦真

  昨天,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向东评价报告称“离百姓很近”,囊括了大气污染、户籍改革、计划生育政策等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报告提及大气污染问题时称,要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此外,报告提到要“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报告强调了户籍制度的改革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是与城镇化相连的。目前,我们的城市化率实际上不到35%,与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相差很远,所以应该加强城市化。城市化不单纯是人住进了城市,而是要把农民变成市民,这就需要和所有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待遇,提高城市化质量。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

  □户籍改革

 

  总理报告首次提到自由迁徙

 

  新闻回放

  去年年初,国办对外公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今后,户籍迁移实行分类政策,即县级市、地级市、直辖市落户条件不同,落户难易程度不同。县级市落户比较容易,而直辖市的落户须“合理控制”。

  报告内容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村庄建设要注意保持乡村风貌,营造宜居环境,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报告解读

  “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自由迁徙’这个词。其实自由迁徙已经是中国大规模城镇化进程中的现实,农民工虽然实现了自由迁徙,但没有享受到公平的待遇,背后是制度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农民工超过2.6亿人,其中到本乡镇以外地方打工的农民工超过1.6亿人。

  迟福林说,户籍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尽管一些城市有顾虑,提出承载能力有限,但其实这些农民工已经在这些城市里了,不能无视这一事实。中小城市的户籍制度要尽快全面放开,大城市至少第一步要做到,城市里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享受与市民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

上一篇:春节假期10天论短长:场内教授反对 场外多数支持

下一篇:31位农民工代表奔走两会 为2.6亿工友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