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加速宜秀崛起的重要之年。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发展、加速崛起、富民强区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党的科学化水平为政治保证,突出园区发展、美好乡村建设、社会化养老先行先试三大战略,努力构建“三带六、六促三”的发展格局,争创赶超跨越新业绩,谱写美好宜秀新篇章,争当宜城崛起排头兵,进一步奠定在全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坚实基础。总体目标是:按照“总揽全局、引领发展、开拓创新、勇于担当、提效升标、加速崛起”的行动纲领,坚持“全市领先、全省争先”的总体要求,站在全市乃至全省的高度,拉高标杆,加速引领,全力攻坚,做到“总量加速追赶、速度保持率先、排名争先进位”,确保在全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一、实施三大战略,筑牢宜秀即期突破和长远发展根基
1、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充分发挥“三大平台”加快发展综合协调委员会的作用,推动“三大平台”错位发展、竞相发展。推动大桥开发区围绕一个“强”字,以“二次创业”为主线,进一步挖潜、规范、突破、拓展。抢抓安庆市加快白泽组团规划建设和市开发区探索建设“一区多园”的契机,积极探索共建共享方式,推动扩区扩容。加大北部新城区建设力度,支持北部新城区围绕一个“热”字,抓项目、强配套,顺体制、快建设,增实力、聚人气。加快龙山凤水产业园起步区建设步伐,支持龙山凤水产业园围绕一个“快”字,完善规划、推进项目、强势招商、组建机构。推动近郊乡镇(街道)全面服务和融入,实现彰显特色、共建共享、错位发展;远郊乡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努力成为美好乡村、宜居之地。
2、着力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抓规划引领,按照阶段性要求,组织编制完成全区村庄布点规划、乡级村庄体系规划、中心村和自然村村庄规划,以规划引领建设,以建设促进发展。抓典型示范,在统筹谋划、全面推进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加大典型培育,以10个区级示范中心村为重中之重,努力打造2至3个在全市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精品村。抓项目支撑,严格兑现落实“1212”政策,全面整合各项涉农资金,突出抓好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兴业富民、土地整治和管理创新五大重点,集中发力,务求实效。
3、全力发展社会化养老产业。制定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和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加强保障,成立组织,抽调专人,组织实施。注重规划先行,编制出台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规划,推动规范发展;注重加大投入,区财政每年通过财政扶持、项目资金整合等方式给予固定投入,推动加速发展;注重管建并重,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和规章制度,推动持续发展。
二、攥紧四大抓手,焕发宜秀加速赶超跨越的强大活力
4、切实抓好征地拆迁工作。强化责任抓征迁,进一步完善领导包保责任制,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不断加大征迁力度,确保征迁进度。坚持规范征迁,坚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坚决抵制不合理要求,坚决依法打击非法闹事的行为,确保全年完成征地7800亩,拆迁房屋面积77.8万平方米,确保市、区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全力依法控违,健全违法建设防控区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坚决遏制和拆除违法建设,坚决打击违法用地,严防严控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种植树苗等骗取征迁补偿款的违规违法行为。严格责任追究,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违法用地案件和责任人。
5、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狠抓项目编制,立足宜秀产业定位,谋划储备争取一批事关宜秀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狠抓项目建设,继续完善区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简化办事程序,畅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确保签约履约5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个。狠抓项目引进,坚持多措并举,充实驻外招商力量,确保全年引进内资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狠抓难题破解,用活土地政策,做活融资文章。
6、扎实做好民计民生工作。认真组织、督促实施好各项民生工程。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加强舆情监控。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各类教育发展,打造省级教育强区,争创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巩固医改成果,建设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和残疾人康复示范区。加快公路改造工程,启动206国道、332省道和228省道宜秀段改造升级前期工作。大力发展城需型农业,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入推进居民收入倍增工程。
7、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和和谐宜秀建设。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适时召开全区政协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升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着力推动“一府两院”建设,坚持党管武装,加强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广泛开展“六五”普法和法治宜秀建设。坚持疏、堵、管并重,深入整治青山白化。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保护生态环境。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违法
犯罪活动,着力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三、提高五项能力,着力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8、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引领发展能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健全抓学习、带学习、促学习的责任机制和考评体系。加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建设力度。完成我区与省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整合,加速推进宜秀区网站群建设,创建并运营有线网络宣传信息平台。
9、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事创业能力。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干部人才活力工程,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切实为宜秀跨越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统筹考虑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选拔、使用与交流。坚持为发展配班子,突出抓好“一把手”的选配,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与合力。
10、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工作执行能力。巩固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成果,全力推进非公党建示范区创建工作,出台实施意见及其配套文件。强化乡镇(街道)党委加强村居党组织建设的主体责任。完善区级领导干部、区直机关党组织联系基层工作制度。让基层干部以实绩说话,严格兑现奖惩,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奖快罚慢。
11、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发展能力。扎实抓好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省委三十条规定以及市委二十六条规定的贯彻落实。广泛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整合督查资源,创新督查方式,充分发挥区委区政府督查组作用。研究出台《关于开展提效能转作风抓落实大发展活动的实施意见》,加大治懒治散治庸力度。实行更加严格的问责制,加大对不胜任、不称职干部调整力度,确保提效能、转作风、抓落实、大发展。
12、加强廉政建设,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严格落实述职述廉述德、诫勉谈话、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等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落实廉政准则,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从严规范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重点围绕征地拆迁、工程建设、资产处置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严格实施“阳光村务”工程,强化纪检监察、财政、审计职能监督,切实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旗帜宣明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强化区内典型案件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