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正文

心脏病、感染、甲亢、免疫失调等 盗汗预示的几种病 李悦康编译

日期:2017-05-11 08:35:43   来源:   点击:
  盗汗指的是入睡后异常出汗、醒后止汗,严重的盗汗会将床单或睡衣打湿。伴随低烧的盗汗是结核病的典型症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种情况可引起盗汗。近日,美国《预防》杂志刊文,盘点了夜间盗汗预示的7项健康风险。 

  1.心血管病。根据2014年发表在《国际妇产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常盗汗的中年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升高。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可使女性出现盗汗的几率升高,而这几种病都会增加心血管风险。 

  2.感染。身体抵抗感染或疾病时,盗汗现象会持续数天甚至数周,直至其他症状逐渐消退。 

  3.甲状腺功能紊乱。夜间盗汗是甲亢的常见症状,其他与激素相关的疾病也有可能引发盗汗。 

  4.药物副作用。盗汗是许多药物的常见副作用之一,如抗抑郁药和某些治疗癌症的药物。糖尿病人如服用降糖药过量,血糖水平降得过低的话,也会出现盗汗。 

  5.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最常见的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即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的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6.肿瘤。几种癌症也会导致盗汗发生,例如淋巴瘤。如果发现自己除盗汗之外,还伴有体重下降、总感到疲惫及淋巴结肿大等现象,需要想到淋巴瘤的可能,应尽快就诊。 

  7.基因变异。根据2016年发表在《更年期》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夜间盗汗出现频率增大及潮热的发生,可能与一些女性的特定基因变异有关。▲

 
(责编:权娟、许心怡)
 

    上一篇:金莲花泡茶利咽养颜 指导专家: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 吴大真 本报特约记者 石永青

    下一篇:甩肥肉控血糖 别踩这些“雷” 男明星“过山车”式快速减肥不可效仿,糖尿病防治不能只管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