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 正文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大地回声)

日期:2017-03-13 08:59:35   来源:   点击:

 

 

  更多精彩
  请扫二维码

  青海省经信委巡视员、副主任李小松代表

  走好循环经济之路

  2016年8月,总书记视察青海并且强调,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青海要把这件事情办好,提供示范作用。

  青海把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坚持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其中,察尔汗盐湖是青海最大的盐湖,也是钾镁锂钠硼多元素共生的盐湖,过去每产一吨钾肥,副产的10吨六水氯化镁因无法大规模利用而形成“镁害”。近年来,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金属镁生产装置,成功生产出无水氯化镁颗粒,使氯化镁结晶水含量从6个结晶水脱至0.25个结晶水,达到合格标准。新年伊始,金属镁装置生产的首批无水氯化镁产品下线,生产出纯镁锭,镁纯度达99.96%,标志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的核心装置——10万吨金属镁装置打通全部生产工艺。目前,该公司的金属镁项目是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验区之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核心项目。

  走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关键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开发的流程、技术、工艺创新,让资源开发做到少遗弃或不遗弃,少排放或零排放。当前青海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试验区和示范区,希望国家加大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

  

  青海省西宁市回族中学副校长拜秀花代表

  吃过苦头 尝到甜头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调研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说到了青海群众的心坎里。

  我曾经多次调研玛多县,一个不足万人海拔逾4000米的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里提出“突破百万牲畜”的发展目标,大目标还没实现,生态灾难就已悄然逼近,草场退化,沙化鼠患爆发,牛羊无草,牧民减收。吃过生态的苦头,才能理解生态环保的迫切。后来,当地牧民自觉加入三江源生态环境的管护队伍,退牧还草、禁牧轮休、草畜平衡,通过近几年的保护,昔日千湖美景再现玛多,扎陵湖、鄂陵湖水量充沛。

  保护环境和加快发展并不矛盾。近年来,青海深入挖掘自身生态文化潜力,利用壮美的自然景观、绚丽的民族风情等优势,积极发展大美青海观光之旅、生态青海健康之旅、文化青海溯源之旅、神奇青海探险之旅,吸引众多游客,收获广泛好评,这既是绿色青海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客观选择,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务实行动。

  如今,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在推进,众多管护员精心呵护着草原的生态环境。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统筹推进生态工程,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上一篇:15城市探索,失能老人能否有“险”可依——代表委员关注长期护理险试点

下一篇:垃圾分类制度如何普遍推行(民生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