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新舟村与陡潭村合并为黄梅村(因是一代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的家乡,遂取名黄梅村;建国初设罗岭、华潭等6个乡,当时的华潭乡就是现在黄梅村所辖的范围);
2005年,区划调整,由原安庆市桐城市划归安庆市宜秀区
2006年,村集资修建一条长5.5公里的水泥路,方便群众出行;
2007年,新建村委会大楼,方便群众办事;“凤英剧社”荣获第五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最佳城镇农村基层演出金奖;
2008年,“凤英剧社”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称号;荣获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
2009年,建成村部文化广场;
2010年,荣获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称号;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称号;荣获安庆市卫生村称号;
2012年,启动村庄整治行动;荣获安庆市文明村镇称号;荣获安庆市“阳光村务工程”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3年,规划建设美好乡村示范点1个(黄梅村山边中心村庄,首批以村部所在地以及严凤英大师严舟组为核心区,建设黄梅村美好乡村山边中心村庄(涵盖11个村民组、411户、人口1884人));
2014年,荣获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建成省级农民文化乐园;荣获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称号;
2015年,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荣获安徽省第六批廉政文化示范村称号;
2016年,修建毕庄路、海潮寺路,实现中心村庄“户户通”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农村出行难问题;荣获“全国计生协会先进集体”称号;
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整村推进,实施汪楼组、章老组、朱花组、大燕窝、安脚、朱新屋、章草、东风组工程,新建蓝孔雀养殖场至严珠组道路工程;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荣获安徽省家庭发展“十百千”工程示范点称号;荣获安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2018年,改造敬老院卫生食堂工程,按照卫生标准建设,并获批安全卫生许可证;美丽乡村建设整村推进,实施毕庄组、小燕窝组、庙庄组工程;2018年修建汪大屋组道路,启动联圩土地复垦工程;建设综合减灾示范区,获得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荣获宜秀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荣获宜秀区“脱贫攻坚先进村”称号;
2019年,美丽乡村建设整村推进,实施大桥组、吴老屋组工程,并荣获安徽省“全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称号;实施联圩抗排站改造、沟渠清淤、机耕路建设、田块成型、购置排涝设备及资产核资兑付等复垦工程,并获得省级审批通过;改造敬老院消防设施,并通过验收;发展菊花特色产业,注册安庆市七彩黄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产品通过SC食品安全认证,注册“七仙黄梅”品牌商标,建成1480平方米的菊花加工储藏库,带动农户脱贫致富;荣获安徽省“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荣获安庆市“‘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称号;荣获宜秀区“658行动计划先进村”称号;荣获宜秀区信访工作“三无村”称号;荣获宜秀区“658行动计划先进村”称号;荣获宜秀区信访工作“三无村”称号;美丽乡村建设整村推进,实施严新屋路、王庄路、段洼路、郑老路、卜岭1路、卜岭2路、小冲路、章新路、王桥路道路硬化工程,基本实现了组组通。
2020年,建设1025平方米的晒场、350平方米的道路、农产品追溯监控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安装路灯6盏、3360平方米温控大棚等菊花加工储藏库附属工程建设,发展产业;实施严凤英故居周边改造工程,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黄梅村列入宜秀区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村;荣获全市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称号;在全市“双创双争”活动中七彩黄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荣获学用示范基地称号;荣获安徽省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称号;荣获宜秀区信访工作“三无村”称号;荣获宜秀区“都市农业发展”先进单位称号;完善联圩变压器安装、高压低压线路铺设、抗排水泵下移等电力线路改造工程;2020年,完成严舟杨树塘后埂硬化工程建设;完成养老服务中心改造工程;修缮严凤英故居防潮工程,完善智能解说、绿化、灯光、音响等配套设施;
2021年,荣获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会)”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