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巩固成果亮成色 接续奋斗谱华章
日期:2022-03-02 11:40:46 来源: 点击:
2021年以来,宜秀区全区上下始终坚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市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乘势而上、持续发力,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任务,握好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振兴接力棒,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取得了积极进展。
巩固成效,深化落实“四个不摘”。一是坚持不摘责任,继续实行“区级领导点长负责制”,安排6名区委常委担任乡镇(街道)驻点点长。进一步优化“县干联村、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帮扶工作机制,切实压实工作责任。二是坚持不摘政策,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及时调整完善衔接期的政策,做好统筹谋划,研究出台《关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三是坚持不摘帮扶,过渡期内,统筹各方帮扶力量,确保帮扶工作不断档、不脱钩、不掉劲,认真抓好定点帮扶、驻村帮扶、联系帮扶、社会帮扶等工作,共明确33名县干、59家区直定点帮扶单位、10个乡村振兴工作队、1276名帮扶责任人、25家企业全面参与帮扶工作。四是坚持不摘监管,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工作清单》,督促区直行业部门、各乡镇(街道)围绕4个聚焦42项具体内容,细化工作落实。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查、重点排查和督导调度,推动各类工作成效巩固。
闭环管理,着力健全工作机制。研究出台《宜秀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健全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坚持“月监测”机制,建立部门比对、上下联动、网格化管理的监测闭环体系,全年累计开展10期数据比对。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机制的通知》,将3万余农户纳入1097个网格进行管理,严格落实区乡村组四级网格工作责任,强化实时跟踪、常态监测、及时预警、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实际困难。
阳光运行,规范资金项目建设。精准编制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2021年度共计实施105个衔接项目,批复各级财政衔接资金7000余万元。建立“周指导、旬调度、月总结”工作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适时掌握项目进展状况和资金支出情况,规范项目建设流程和资金使用管理,以加快衔接项目建设进度倒逼资金支出进度,并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公开公示。配套制定《宜秀区扶贫资产管理“一细则五项制度”》,2021年以来组织开展两次扶贫资产管理提升行动“回头看”工作,全面清底清查,优化收益分配,提升管护水平,切实发挥资产效益。
精准发力,强化帮扶工作实效。围绕“三保障一安全”成效巩固,产业、就业、金融等多项帮扶,累计落实帮扶措施1.7万条,脱贫户人均纯收入显著提升,脱贫成效有力夯实,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全面提高。“三保障一安全”方面:全面压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坚持动态监测,2021年6月份、11-12月份分别组织开展了一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的拉网式大排查,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持续提升“三保障一安全”水平。产业帮扶方面:今年特色产业发展共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实施到村项目46个,全区10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1400余户脱贫户稳定增收;精准实施达标自种自养到户项目471户,打卡发放奖补资金105余万元。小额信贷方面:坚持“宣传、预警、监测、支持”四大机制,切实保障资金安全、效益发挥、运作规范、及时还款,有力支持产业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区存量贷款921户4578.5万元,新增贷款242户1209万,未发生逾期贷款现象。就业帮扶方面:累计开展29场就业创业政策和技能培训政策宣讲,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1场,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脱贫人口就业3240人,超过2020年水平。乡村公益性岗位有效在岗46人,5家就业帮扶车间总上岗劳动者84人,其中脱贫人口28人,占比33.3%,为群众增收搭建稳定就业平台。
近来来,宜秀区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走好宜秀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上开拓创新、奋发有为。2022年,宜秀区将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坚定不移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细化体制机制,强化工作推进,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邹星星)
上一篇:罗岭镇罗岭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小细节” 推动乡村振兴“大战略”
下一篇:白泽湖乡龙华村: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