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秀区大龙山镇总铺社区深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主线,立足职能定位,整合基层监督力量,形成“一体化”工作合力,推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以扎实有效的基层监督助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办好微课堂,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认清纪检监察工作的性质,把握监督执纪的意义,全力履职尽责......”在总铺社区微党课上,社区纪检干部邵兴德正在课堂上分享学习心得。
总铺社区创新推出“微课堂”,每月固定时间安排,组织在会议室、红色教育基地等地点,定期轮流开展微学习、微讨论等活动。变“台上讲、台下听”为“大家讲、共同学”的新模式,为纪检监察干部和广大党员搭建起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通过定期组织学先进、通报典型案例、上廉政教育党课等活动,用身边事、身边人警示教育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讲规矩、划红线、守底线。“微课堂方式灵活、时间自由,形成了时时受教育、处处有提升的良好氛围。”青年党员蔡婧表示,“微课堂”为社区纪检监察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健全微体系,延伸基层监督触角
“爷爷,你的高龄补贴下来了。”近期,在总铺社区严屋组,进入社区小微权力信息公开平台,潘爷爷的儿子很快在名单中找到了老人的名字。除了上述信息,大到村里的工程款项,小到电费支出,谁享受了低保,谁领到了补助……都可以通过电视和相关APP一“点”就知。村民打开小微权力APP就能了解村级事务、可办事项、办事流程等,足不出户就可以对惠民政策、村级权力、村重大项目等进行了解和监督。
在做好线上监督的同时,社区还进一步加强线下监督力量,从退休干部、教师、党员等群体中择优选聘党风政风监督员,配强一支能监督、敢监督的基层监督队伍,切实发挥“近距离”监督作用,不断延伸监督触角,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目前,社区共配备纪检委员1人,党风政风监督员3人,他们长期活跃在一线,“监”在萌芽状态,“督”进日常工作,充分发挥了监督保障执行作用。
管好微权力,搭建基层监督平台
“今年社区的工程项目都录入平台了吗?资金线上支付了多少?账务数据提交得怎么样?”日前,社区纪检委员邵兴德正在对“三资”管理进行专项监督检查。自去年以来,总铺社区突出“小切口”,围绕社区“三资”管理事项,对“三资”进行规范管理,为乡村快捷有效记账、监管单位在线实时监管提供载体支撑,以信息化助力监督下沉落地。将账本从“线下”搬到“线上”,把群众最关心关注的问题透明化。
营造微生态,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在总铺社区,村民红白喜事都会主动到社区报备,积极响应政策,简办。社区将反对大操大办、破除陈规陋习、推进婚俗改革等写入村规民约,对带头移风易俗等先进典型“红榜”表扬,对大操大办等反面典型“黑榜”通报批评、公开曝光,引导群众主动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传统节日为重要载体,结合重要活动日、纪念日,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宣传教育和移风易俗活动。今年以来,社区开展了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10多场次,常态化开展抵制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低俗婚闹等系列移风易俗主题宣传宣讲活动,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让清廉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严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