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秀区大龙山镇永林社区积极探索“六尺巷”工作法,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为目标,逐渐形成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局面,为乡村振兴奠定扎实的基础。
礼让和事育民风。社区推动调解室、文化长廊、休闲广场等场所“六尺巷文化”元素覆盖,开展六尺巷典故系列微宣讲3场次,并将六尺巷文化精髓融入日常三会一课和志愿活动。社区完善村规民约,健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社区妇联每年推荐“文明家庭”“最美媳妇”等。
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谦和礼让、知进退精神融入到自治、法治、德治之中,引导、规范群众行为,让做人处世有尺可依、进退有据。
群众说事畅民意。社区建立网格长、网格员定期登门“听事”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登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设立议事厅、板凳会等群众表达诉求、参与治理的平台,畅通民意渠道,群众在参与“说事”的过程中增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根据问题的性质,划分成政策咨询、困难帮扶、社区治理等类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今年以来,共收集小区路灯照明故障、路口缺少减速、走访慰问残疾人群带等民生问题10余条,办结率达100%。
“多亏社区及时倾听我们残疾人的心声并及时反馈,为我们申请了轮椅这些器具,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残疾人王大妈感激地说道。
多元解事化民忧。社区建立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设置接访调解室、聘请专业法律顾问、邀请德高望重的党员和五老队伍成员参与调解,打造一站式、全链条的综治中心。调解过程中,秉承“以和为贵”的理念,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逐步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对于邻里纠纷等轻微矛盾,采取调解方式解决;对于涉及法律问题的纠纷,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同时注重开展相关活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产生。(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