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爹爹,您可了解咱们当地一些地名的老故事?比如咱们‘鲁冲组’,这‘鲁冲’二字,背后可有什么说道?”在总铺社区鲁冲组一户农家小院里,社区工作人员正在询问鲁爹爹关于鲁冲的故事。
一口老井、一座古桥,这些看似寻常的称谓,往往承载着一段鲜活的历史、一个动人的传说,或是一份独特的地理印记。它们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是凝聚社区认同、激发家园情怀的精神纽带。为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宝藏,讲好“总铺故事”,打造“和美总铺”新名片,总铺社区将地名掌故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列为重点工作。
用心寻访,倾听乡贤记忆。社区组建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制定了详尽的寻访计划。首先与熟悉社区人员情况的老干部共同筛选出合适的问询人选,再按居民组逐一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重点拜访像鲁爹爹这样阅历丰富、熟知掌故的乡贤长者。访谈内容从居民组名称展开到地方民间传说,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珍贵的历史打捞,工作人员不仅详细记录口述内容,更注重收集相关作证线索,如旧图、族谱片段、老照片等,让故事不仅有温度,更有依据。
系统梳理,讲好“总铺故事”。收集来的掌故并非简单的堆砌,社区将对所有信息进行整理与汇编,结合多方问询、求证及历史史料,将总铺的故事更好讲述出来。这些故事将生动展现总铺社区的地理风貌变迁、先民生产生活智慧、淳朴民风民俗以及深厚的人文积淀。让社区的过去变得清晰可触,让今天的居民能够真切感知脚下土地的厚重底蕴。
无论是此次地名掌故的挖掘,还是前期村使馆的建设,都是总铺社区对自身文化根脉的一次深情回望,也是面向未来的一次文化筑基。它让年轻一代能直观地了解“我从哪里来”,理解家乡名字背后的分量,从而更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自觉传承那份独特的乡土情怀与文化根基,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严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