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大龙山镇以提升基层治理为抓手,因地制宜,通过聚焦闲置资源,优化盘活方式,用足用好政策支持等,破解集体经济“思路窄”“资源闲置”难题, 让“沉睡”的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活水”,不仅推动了乡村产业培育,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在大龙山镇燎原社区,依托安庆师范大学区位优势,围绕“校园经济”积极盘活闲置建设用地建起4400平方米综合商贸大楼,规划建设26间特色美食城和30间玻璃屋美食城,超市、健身房、餐饮店一应俱全,让分散的商户“抱团发展”,年增收超50万元,不仅让连流动摊贩也有了“新家”,更是规范了经营秩序和增加了集体收入。
“以前这地方荒着,现在成了热闹的商业街,咱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说起社区的变化,居民阮大姐笑得合不拢嘴。
同时,燎原社区还在闲置土地上建起了标准化厂房、便民服务站,流转土地建成的停车场解决了“停车难”问题,以精细治理为保障,走出了一条“土地增效、集体增收、居民致富”的发展路。
近年来,百华社区充分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在巩固土地流转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整合1100余亩的荒田等闲置土地,根据不同季节种植小麦、大豆、高粱等特色农作物。
“百华社区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社区,且因劳动力外流、土地抛荒等因素,土地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得不到发展。”百华社区书记潘健介绍道,“百华社区因地制宜,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将产业发展重点放在充分利用社区闲置的土地上,发展特色农业,集中流转农户闲置的土地、水面和农田千余亩,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确定蔬菜种植、特色农作物、水产养殖等产业,带动农户增收的同时,促进社区集体经济发展。”
大龙山镇持续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深挖辖区闲置资源,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径,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吸引外出人才回流、带动群众稳定增收,推动村集体经济与居民收入实现“双提升”,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查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