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 > 公示公告 > 正文

宜秀区卫生局2013年工作要点

日期:2013-05-09 11:04:45   来源:   点击:
 
    2013年全区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和食品安全工作,切实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统筹各项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继续巩固和完善基层医改。根据省市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和运行机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推进区乡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提升乡镇(街道)卫生院服务能力,使群众“常见病不出乡镇”。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大督查和指导力度,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采购配备药品,确保一般诊疗费政策落实到位,加强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提高基层合理用药水平;继续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完善和落实村卫生室及村医补偿政策,完善村医准入、退出和养老保障机制,确保乡村医生队伍稳定,巩固提升基层医改成果。
    二、巩固发展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
    2013年,全区居民参合率巩固在99%以上,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进一步提高住院医药费用实际补偿比。
继续推进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病种范围和医疗机构范围,推行住院总额预算管理,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病人负担和基金支付压力。积极开展大病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大病住院报销比例。进一步扩大重大疾病病种覆盖范围,将胃癌等20种重大疾病纳入大病保障,提高重大疾病报销比例。
进一步加强基金安全监管,加大查处套取或变相套取合作医疗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基金安全。进一步提高即时结报工作效率,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三、持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进一步加大卫生项目争取力度。积极关注中央预算内各类卫生项目,加大跑省跑市力度,围绕中央加强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区疾控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设等项目。
    (二)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区公共卫生大楼和国债项目区医院医技楼建成投入使用;五横、白泽、杨桥卫生院农村服务体系项目建设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
    (三)继续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区级医院规范化和能力建设,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将区医院培养为全区医疗指导与培训基地;推广全科医生团队服务与社区网格化服务模式,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强化乡村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管理,加强乡村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
    (四)强化项目建设管理。继续贯彻落实《安徽省卫生项目资金监测及通报工作制度》,建立起覆盖全区的项目资金监管网络。加强卫生项目专项资金督导检查,确保项目执行规范化,资金使用安全化。
    四、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一)认真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列入民生工程。要继续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强化监督考核,落实奖惩措施,确保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基本、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持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组织开展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评估。
    (二)继续抓好重大疾病防控。继续实施重大传染病免费医疗救治民生工程,切实加强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疟疾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切实做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认真实施免疫规划,继续巩固适龄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所有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积极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落实消除麻疹各项措施,继续保持全区无脊灰状态。积极开展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积极推进慢性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及重性精神病的防治工作。争创省级慢病防控示范区。
    (三)进一步做好血防、地方病防治工作。落实年度达标工作总体安排。严格执行民生工程血防项目的有关要求,切实落实查灭螺、查治病和急性血吸虫病防控等工作措施,严格实行急感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巩固疟疾防治成果。做好碘缺乏病防控工作。
    (四)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依法、科学、规范、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规范化建设,开展卫生应急培训演练,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的敏感性,着力提高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能力,提高卫生应急队伍快速反应、医疗卫生救援和突发事件现场处置能力。
     (五)加大妇幼保健工作力度。继续实施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民生工程,进一步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医疗补助、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等相关政策,婚检率巩固在90%以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发放率100%,同时提升工作质量。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孕期营养指导和产前诊断工作,加强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规范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降低妇女常见病风险。继续实施“降消”项目。
   (六)继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省卫生乡镇、村、卫生先进单位的申报、复核工作。扎实组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爱国卫生月等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深入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控管理工作。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巩固无烟卫生系统创建成果。
五、扎实做好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一)继续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着重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协同各部门有效配合,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和综合利用效果。积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开展 “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应急演练等活动,开展应急技术培训,提高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完善并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加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二)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卫生监督机构执法装备建设。推进卫生监督基层网络建设,健全区、乡镇、村三级卫生监督体系,完善协管工作机制。推动卫生监督机构向行政执法机构转变,稳定卫生监督队伍。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内涵建设,加强卫生监督员培训,提高能力和水平。
(三)切实加强卫生监督执法。继续依法加强公共场所、学校卫生、职业(放射)卫生、饮用水卫生等各项公共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以及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及非法采供血等违法行为。加强卫生行政执法规范化管理,加大对卫生监督执法机构的稽查力度,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服务水平。
六、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中医药工作
(一)加强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建设。根据《安徽省中长期卫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省市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培养,认真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分类培训等工作;结合我区卫生人才现状,继续积极争取政策,不断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对卫生管理干部、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等人才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积极落实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制度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
(二)加强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实施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医学高层次人才、学科、技术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三)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区医院中医科室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加快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加强中医药行业管理,强化中医药机构、人员、技术和设备的准入管理,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就医安全。
七、切实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一)继续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突出以病人为中心,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医疗质量和沟通能力,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二)继续加强医疗管理专项检查。认真组织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展优质医院创建工作,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力度,加强医疗安全及院感专项检查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专项检查,加强医疗广告监管,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以及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及非法采供血等违法行为。
(三)继续加强医疗服务监管。进一步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加强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开展处方点评和药品使用管理,规范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和安全管理。加强医师、护士执业监管,开展医师、护士定期考核。扎实推进区级医院等级评审。加强医疗机构及人员管理与评价,继续开展医疗机构校验、复核工作。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完善医患纠纷第三方协调处置机制、医疗责任保险,及时有效处理医疗纠纷与事故。
(四)继续加强卫生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进一步加强卫生系统效能、政风和行风建设,强化医德医风教育,继续开展医院“志愿者服务”和 “微笑服务”活动。继续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加强医德医风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与评定职称、评先评优、奖励挂钩。进一步落实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加大查处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违纪违规行为。
八、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各项卫生工作
(一)继续推进卫生法制建设。组织开展“六五”普法工作,继续抓好依法行政和卫生行政审批,进一步做好卫生系统信息公开、政务公开、事务公开等工作。
(二)继续加强卫生统计和宣传工作。加强卫生统计和服务业统计工作,进一步加强卫生宣传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继续深入开展卫生系统文明创建活动。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组织工作,确保完成年度区政府下达的无偿献血工作任务。
(四)继续加强卫生信访、维稳、综治工作。完善卫生系统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集中力量依法化解卫生信访积案。加强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做好重大会议、重要活动医疗卫生保障服务。全面落实计生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深入开展“打击两非”专项行动,做好出生实名登记、计生信息上报工作。进一步加强卫生系统保密、档案、提案建议办理等各项工作,统筹卫生事业发展。

上一篇:龙山凤水文化旅游产业园网站正式上线运行

下一篇:宜秀区信访局2013年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