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区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一个中心、紧扣三大主线、突出四个重点、实施五大工程,为加快宜秀跨越崛起,在大宜城建设中争当排头兵提供强力的健康保障。
围绕一个中心。即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中心,对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教育实践活动。
紧扣三大主线。即全面深化医改,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运行机制;落实国家医改重大专项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和脑卒中筛查项目。加强行风建设,推进深化作风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加强卫生行风“九不准”,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卫生行风活动,不断引领医疗卫生新风尚。强力推进卫生民生工程,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突出四个重点。即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难题。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规范服务、文明服务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加强疾控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快检设备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专业队伍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完善新农合大病保险救助体系,进一步缓解城乡居民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逐步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全面实施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实施五大工程。即卫生人才活力工程,健全和完善符合卫生人才发展内在规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和造就医德高尚、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卫生人才队伍,着力构建“梯队式”骨干人才队伍。卫生应急保障工程,制订和完善各种卫生应急预案,形成统一指挥、反应迅速、科学规范、处置高效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示范创建工程,年内将大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成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成省级慢病综合防控、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示范区,启动国家级全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区,创特色,树品牌。卫生监督执法护航工程,加强医疗服务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切实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提高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应对食品安全事件。三好一满意工程。结合医疗质量万里行及优质服务年活动,大力实施“医疗阳光工程”,认真落实维护患者权益十项承诺,强化医疗安全及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全员培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打造“满意在卫生”服务品牌,树立医疗卫生行业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