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我们认为A股市场仍处于震荡向上格局,我们看好十月行情,如果在九月底市场出现调整,我们建议投资者应该伺机加仓。目前在结构上,我们建议配置上关注银行、券商、建筑、环保、通信等。同时当前阶段市场可能小幅调整,关注中小创里的优质成长股,调整期间选择加仓。短期主题活跃度仍会较高,关注雄安、国企改革、海南、新能源汽车以及人工智能等。
核心观点:2017年四季度-2018年初经济偏平略有下降,股市结构性牛市周期消费轮动,债市可能存在短期交易性机会。
我们预计,2017年四季度-2018年初经济L型,需求侧偏平略有下降,向上的力量来自出口复苏、房地产补库存和土地供应增加带动房地产投资较强、企业盈利改善资本开支恢复等,向下的因素来自工业品去库存、房地产相关消费下滑、财政整顿基建投资放缓等。
短期内,市场在接近前期阻力位上冲无力的情况下,有继续震荡回调的压力。9月份的宏观经济走弱的态势预计仍将维持,周期品价格跌幅有望收窄,但也不会马上反弹。前期以概念炒作为主的题材与行业将有显著回调风险,而稳健且低估值的行业龙头将有超额收益表现。投资策略上看,宜重新布局有基本面支撑的、估值较低的行业龙头。行业上面,宜重点布局有防御价值的食品饮料、医药等板块,同时可以继续聚焦政策支持、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业绩有支撑或者出现拐点的新能源汽车、电子、通信等行业。
进入本周临近国庆长假,内外围不确定变因有所提升。结合市场基本面环境考虑,三季度经济数据回落,节前流动性预期不乐观,均从中短期因素上制约了投资者的情绪。此外,前期沪指冲关3300点后始终欠缺合理的调整,获利盘的抛压并未完全释放,市场堆积的短期不利因素,更容易触发变盘风险的聚集。结合技术走势观察,沪指日K线显示,指数顺势调整有所回稳,但盘中弹升力度有限,沪指短期均线尽失,调整压力及对8月末下跳缺口回补要求存在共同作用,短期内市场变盘风险依然存在。周K线显示,沪指回档5周均线,但同期量能萎缩,惜售情绪影响下指数盘中回撤空间也将较为有限。
未来一个阶段,指数仍将维持平稳,但市场风格或从高风险偏好板块向稳健型品种回归。三季度,市场处于风险偏好抬升的时间窗口,板块轮动迅速,主题表现优异,高弹性板块相对收益显著。而此前趋势性上涨的金融、白马龙头等稳健型板块则相对跑输或出现调整。后续至十九大前后,指数仍将维持平稳,但市场风格或逐渐重回价值化,从高弹性板块向稳健型品种回归。建议管理人配置仓位时,继续抱紧绩优龙头、坚守核心资产,忽略三季度风格的反复,跟随A股中长期的价值化趋势。
市场生态体系重构并非一日之功,但指数稳中渐进、慢牛缓升主基调不会因短期回撤而改变,养老金+险资+北上资金等新增做多势力PK各色套现盘的博弈拉锯是新常态。但体量增肥后的存量博弈市场只能选择局部热点轮涨+个股结构行情,多数边缘化股难享指数上涨红利。热点风口轮动是震荡期的常态,风险在于部分涨高类个股尤其是融资盘的高卖压。
核心结论:①中枢抬升震荡市的格局微变,6月初提出的震荡市向上波段未结束,参考历史,市场振幅有望向上拓宽。②8月经济数据公布后市场结构已经微妙变化,多个行业轮涨后业绩和估值匹配度更重要,且要考虑博弈因素。③目前市场可为,以稳为进,如估值盈利匹配较好的金融和消费白马,市场博弈角度重视建筑。
A股仍有增量配置需求。对于A股而言,海外投资者依旧看好,核心逻辑是:新兴市场强势+中国新入MSCI+之前普遍低配=未来对A股依然有增量配置需求。风险因素:外资投资A股免税政策波动;美联储加息预期提升,人民币再次进入贬值通道,海外资金流出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