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
1、2015年10月习近平访问英国 中英“黄金时代”拉开序幕
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偕夫人彭丽媛正式对英国展开国事访问。届时,习近平主席还将下榻英国白金汉宫,接受英国女王和其丈夫菲利普亲王的款待。
早在今年6月,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就确认了习近平主席将于10月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今年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王毅表示,“习近平主席将于10月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今年中英关系最重要的日程,将成为两国关系发展新的里程碑。英方希望中英关系开创‘黄金时代’,我们相信习主席的成功访问将为这一‘黄金时代’拉开序幕。”
据了解,此次习近平访英,距离中国国家主席上一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已有10年。2005年,胡锦涛曾以中国国家主席的身份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
2、2015年诺贝尔奖10月5日至10月12日陆续揭晓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2015年诺贝尔奖将于10月5日至10月12日陆续揭晓。
当地时间10月5日11点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常务秘书乌尔班·林达尔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宣布,2015该奖项由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波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获得。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发现了青蒿素——一种可以显著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药物,独享一半奖金。屠呦呦是诺贝尔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十二位女性得主。
本届诺贝尔奖公布时间:
生理学或医学奖: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
物理学奖:北京时间10月6日17时45分
化学奖:北京时间10月7日17时45分
文学奖: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
和平奖:北京时间10月9日17时
经济学奖:北京时间10月12日19时
3、2015年10月美日等12国完成“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
美国同11个亚太国家10月5日就“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协议达成了一致。该协议降低了成员国间商品与服务的关税及其他门槛,制定了新的经贸规则。由于这12国经济规模占全球比重达40%,因而影响极大,被称为“达成了一项历史性协议”。
TPP谈判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等所有12个谈判参与国一起决定的领域;二是诸如某种物品关税减免等双边磋商领域。TPP谈判于5年前启动,经过一系列旷日持久的拉锯之后,原本希望于今年9月底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谈出结果,但由于争执依然激烈,谈判只好继续进行,直到本周才终于达成协议。
此次基本协议达成后,最终协议还需要通过各国国内的法定批准程序。对于美国政府来说,能否在明年得到国会投票通过,将是一大难题。
资料图:第26届东盟峰会
4、2015年11月马来西亚举办第27届东盟峰会
马来西亚将于2015年11月在吉隆坡举办第27届东盟峰会及相关峰会。相关峰会包括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东亚峰会(包括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新西兰、韩国、俄罗斯和美国)。
资料图:2014年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
5、2015年11月土耳其召开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2015年,土耳其是20国集团的轮值主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将于2015年11月15-16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
据此前报道,中东与北非难民前所未见涌入欧洲的问题将被列为主要议程。
资料图:2014年APEC会议
6、2015年11月菲律宾举行APEC峰会
菲律宾将在2015年11月主办第23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及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等系列活动。
据菲律宾总统府新闻部长科罗马此前表示,菲方希望中国领导人届时能出席APEC峰会。他说,包括中国领导人在内,预计将有21名国家领导人出席于11月18日至19日举行的APEC峰会。
阿基诺接受采访时称,经济议题将是会议的焦点,菲律宾也将关注点放在经济问题上,其中包括中国的国内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7、2015年12月上旬南非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2015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周年。9月4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南非外交部长马沙巴内在北京共同宣布: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将中非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升格为峰会,两国元首将共同邀请非洲各国领导人出席,峰会将于今年12月在南非举行。
9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会见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时表示,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于今年12月上旬在南非举行。这将是在非洲大陆举行的首届中非峰会,意义重大。中方欢迎科罗马总统出席并为峰会成功召开发挥积极作用。中方也愿同塞方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气候变化、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加强协调配合,维护好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资料图:2015年联合国首轮气候谈判
8、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巴黎召开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勒布尔格博览中心召开。10月,联合国所有成员国都将公布各自的减排承诺。10月即将召开的波恩会议将为峰会议定最终协议文本。
2015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又一个重要节点。巴黎气候大会的目标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达成一个适用于所有缔约方、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该协议将成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依据。围绕这份协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190多个缔约方已进行了近3年的交流和磋商。虽然各方仍未完全消除分歧,但随着最后期限临近,协议雏形已越来越清晰。
目前,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强制性量化安排的协议只有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其第二承诺期将于2020年到期。这意味着,能否在巴黎达成新协议将直接影响2020年后全球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资料图:亚投行候任行长金立群
9、亚投行年底前将正式成立
9月28-29日,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第七次首席谈判代表会议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根据亚投行筹建工作计划,各方将推动国内立法机构尽快完成《亚投行协定》批准程序,经合法数量的国家批准生效后,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亚投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其中已通过国内审批程序的50个国家正式签署《协定》,而亚投行候任行长金立群日前在新加坡的一个会议上表示,再有最多20个国家洽谈加入亚投行。据悉,各方商定将于2015年年底之前,经合法数量的国家批准后,《协定》即告生效,亚投行正式成立。
资料图:美联储大楼
10、2015年美联储年内或将加息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多位官员9月28日预计,美联储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启动加息,晚些加息有利于美国经济克服不确定性。
受到全球金融资本市场动荡影响,美联储在9月份的货币政策例会上没有做出加息决定。美联储主席耶伦上周重申,近期经济和金融形势并不会影响美联储的政策路径。多数美联储官员都预计将会在今后几年内以渐进的节奏加息。(常红 张志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