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 全区动员聚合力 严阵以待度汛期
日期:2017-07-03 16:28:27 来源: 点击:
7月2日大桥开发区组织人员中山大道高速下穿桥处全力抢排积水;大桥街道、象山村近50名党员群众帮助抢排安庆机场候机楼积水;大龙山镇、杨桥镇党员干部及时转移地质灾害点群众……7月1日、2日,宜秀区遭遇连续降雨,其中杨桥镇溪安村24小时最大降雨量达到296.9mm,杨桥镇小时最大雨强达到67.5mm,宜秀区各地遭受不同程度积涝。为应对此次强降雨,该区各地各部门纷纷进入“战斗”状态,积极应对雨情、汛情,全力保障社会秩序稳定正常,确保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行动迅速 一线调度
区委区政府领导第一时间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深入大桥街道、大龙山镇、杨桥镇等地,现场指导、一线调度防汛排险工作。要求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及责任人迅速到岗,地质灾害点防范到位,城区排涝设备到位。严格执行领导24小时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利用应急预警信息平台、协同办公平台等渠道及时发布强降雨天气预警信息和防范通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同时重点做好山洪地质灾害、河漫滩地、切坡建房、危房户等防范工作,随时转移受威胁区域人员。对中小水库及河流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与报告。
区防指领导与市防指、各乡镇街道防指科学调度,高效运转,指挥有序。区级领导第一时间赶赴领衔包保乡镇,指导防汛排险相关工作。
全区各地第一时间行动,迅速组织党员干部抢排路面、小区积水,及时排除内涝,迅速转移地质灾害点、切坡建房户人员,内涝抢排及时有效,转移群众情绪稳定、生活有保障。
多方发力 合力抢险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在防汛排险过程中,该区广大党员干部奋战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防汛抢险救灾顶梁柱。在桃园社区,社区号召十余名年轻党员一起组建了防汛先锋队,分片对社区境内的水库、水塘、地质灾害点等重点地段进行险情排查。为避免发生山体滑坡事件,确保万无一失,先锋队员还对境内所有居民组进行逐一进行检查,对有可能发生危险的住户进行转移。
7月2日中午,在杨桥镇花山小学临时安置点,刚转移的82名群众正在吃午饭,据了解,该处转移人员都是切坡建房户和地质灾害点的群众,为稳定转移群众情绪,杨桥镇还组织了专门人员负责群众饮食卫生,安抚群众情绪;区卫计委组织医护人员对安置点进行卫生消毒,并对转移群众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转移群众吃的好、睡的安。
在安庆机场候机楼,因内涝严重,大桥街道组织多名党员干部,帮助机场工作人员进行物资转移,因农村地下排水系统落后,导致象山村部分居民家中积涝,该街道在转移安置分受淹群众后,立即组织安排多辆挖机开挖沟塘,贯通排水,同时安排专人对各水库进行24小时巡查。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与此同时,该区农险办指派专人第一时间向乡镇(街道)农险办、国元保险安庆支公司了解灾情,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并成立了由区农险办牵头,区理赔办、国元保险安庆市宜城支公司为成员的联合查勘小组。7月2日联合查勘小组冒雨前往杨桥镇、罗岭镇、白泽湖乡,对受灾的田块和鱼塘进行实地查勘,第一时间掌握灾情资料,为下步定损理赔做好准备。该区还积极组织人员对受灾户进行慰问,并对灾后自救进行指导,给种养大户吃上定心丸。
据了解,受此次持续降雨影响,该区先后转移地质灾害点、切坡建房户、危房户及圩口等受威胁区域群众共转移安置54户共141人。其中五横乡37人,其中白林村6人转移至村部,属于地质灾害点。虎山31人,转移至虎山小学,属于切坡建房。大桥办22人,其中九塘1人转至亲戚家,象山村20人转移至村部,砂桥1人转移至敬老院;杨桥镇82人,转移至花山小学。
科学防范 全面备汛
近期我市仍多降雨过程。为积极做好应对强降雨工作,宜秀区还将进一步加强值班值守、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该区防指切实加强会商,做好研判,完善各项防范措施。组织水利工程专家,深入圩堤险工险段,动态监测雨情汛情,针对发现的险情制定详细处置方案,科学指导防汛工作。备足备齐防汛物资、应急设备和防汛器材;对重点圩口、险工险段加强巡查、严密监控,保持24小时监控,针对险工险段每2小时进行一次巡查排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对城市积水点、高速下穿桥、易积水小区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确保居民房不进水;进一步动员力量充实加强抢险队伍,确保应急队伍“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同时该区还积极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全区受灾情况及发展态势,做到不漏一村、不少一户、不缺一人。(肖琪 方华)
上一篇:安庆日报:宜秀区白泽湖乡加快乡村文明提档升级
下一篇:宜秀区农险办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应对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