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年味渐浓,森林防火成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
连日来,罗岭镇各村居、各部门强化责任落实,持续精准发力,力争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以实际行动织密森林防火网,守护美丽罗岭。
加强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
清晨,太阳冉冉升起,和煦的暖阳泼洒在田间地头、山林湖滩,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今年67岁的严青发已早早穿好绿马甲,戴上小红帽头,套上红袖章,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严青发,罗岭镇罗岭社区何庄卡点护林员,此时他正在检查过往上山人员,看到手拎方便袋的群众,立即上前询问,发现有携带火种和祭祀品的,劝导其留下火种,并就地统一处置。
在罗岭社区何庄防火卡点,《宜秀区人民政府森林防灭火禁火令》张帖在墙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本防火巡查记录,一面森林防火旗帜,吸引着来往群众的注意。
“根据《安徽省森林防火办法》,每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为我省森林防火期,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森林防火区野外用火。”载着小喇叭的宣传车来回穿梭,不停地宣传着森林防火政策。
“通过张贴通告、播放宣传标语、上门发放一封信,宣传森林防火法规和安全知识等方式,有效的营造森林防火的氛围,提高全民的防火意识。” 罗岭镇武装部长罗峰介绍,“我们的护林员全天值守,对所有进山人员进行扫码登记,收缴火种,并不厌其烦地宣传防火知识,让防火知识成为上山群众的“必需品”,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资源安全。”
压实防火责任,实行立体防护
罗岭镇全镇面积102平方公里,林地约3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大,防火任务尤为突出。为此,罗岭镇及时召开了森林防火工作动员会,开展森林防火应急队培训演练,印发了《关于做好今冬明春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通知》《罗岭镇森林防卡点(路口)值班值守人员安排表》,镇村全体干部分片包保,按照森林防火“属地管理为主、镇村联防协同”工作机制,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扑、责有人担。
“从早上七点开始,一回到下午五点,中午吃饭是家里人送过来的”。春节将至,这个时候也是朱振伟最忙的时候了。朱振伟,今年50岁,姥山社区护林员,每天手里拿着小喇叭穿梭在村组中,不厌其烦的向上山群众宣传着防火知识。“社区山场面积广,进山小道多,祭祀池又拆封了,导致有些人群难以接受产生不理解和抵触心理,这些种种都无疑增加了工作难度。”在这些不利条件下,朱振伟不但没有退缩,还更激发了他迎难而上的斗志。
目前,罗岭镇共设置33个防火卡点,镇村干部、护林员共计120余人全部上岗,严格执行防火值班和火情报告制度,对进入林区人员进行宣传、检查和登记,加大护林巡山力度,对重点路口、山头、地块严防死守。
“我们在重点地段、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区设置了防火卡点,每个防火卡点有2名镇干、1名村干、1名护林员。”罗峰说,“为了提高安全系数,森林防火督察组全天候巡回督导,确保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履行到位,共同做好森林防火防护工作。”
此外,该镇还按照宜秀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要求,配齐30人专业应急森林消防队伍,,各村居成立10人以上扑火小分队。同时,通过开辟森林防火隔离带、清除杂草、启用智能森林防火系统等形式筑牢防火“墙”,防患于未“燃”,确保森林防火工作全到位。
倡导鲜花祭祀,培育文明新风
在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同时,今年来,我镇大力推行“鲜花祭祀”,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养文明新风俗,引领文明新风尚。该镇以党员活动日为契机,组织镇村干部转移“阵地”,深入一线,进组入户发放《倡导绿色生活 共建美好家园》一封信,引导群众摒弃陋俗,积极参与“禁烧禁放”行动中。
“今年我们镇黄梅村新建市场温控智能大棚3400平方米,种植祭祀鲜切菊达20余万株,目前鲜切菊已全部采摘入库。我们将在春节前夕,在集镇商铺、各村居进山主要路口为参与祭祀扫墓的群众提供鲜花便民服务,推进森林防火工作向纵深推进。”罗峰说道,“我们希望通过倡导鲜花祭祀,促进文明新风,转变群众焚香烧纸的陋习,保护绿水青山。”
入脑入心的宣传,起到了春风化雨的作用。
“鲜花祭祀好,不烧纸,环保,保住了青山,就是保住了金山银山。”罗岭社区居民汪和舟竖起大姆指称赞,“我已经连续多年上坟没有烧纸钱了,而且还劝说亲友不要烧纸钱,现在只是去砍砍草、培几锹土,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如今在罗岭镇,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摒弃上焚香烧纸的陋习,树立鲜花祭祀的观念,大大减少了火灾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