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办实事】罗岭镇:“三步走”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

日期:2021-06-08 11:43:29   来源:   点击: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罗岭镇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着力解决群众生活中“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有形有效。
听民情,情况在一线掌握
  “现在孩子长大了,准备把家里的老房子修缮一下,但是家里经济条件跟不上,该怎么办啊?”

  吴红英是罗岭镇林春村的五保户,身患残疾,丈夫去世多年,与儿子一直在姐姐家居住,随着儿子考入浙江特殊职业技术学院,修缮房屋这个想法一直萦绕在吴红英的心头。
  “群众有需求,干部有回应”,面对群众的难题,林春村两委“敲门家访”,“吴姐,您有什么困难跟我们说,我们替您向上级部门反应。”
  在镇、村两级的积极推动下,市、区领导高度重视,实地查看吴红英户房屋情况,对吴红英户反映的房屋修缮问题,现场落实给予解决方案,确定房屋修缮相关事宜。
  为群众办实事,要从群众需求入手,从为群众服务入手。自“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罗岭镇统一部署,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动员辖区网格员、三长、党员、志愿者上门家访。着重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建立项目清单,明确整改时限,以问题整改倒逼工作落实。据悉,“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共收集到群众普遍反映的村民组道路出行难、小区夜间出行难、当家塘淤堵出现异味等各类问题50余个。
知民意,问题在一线解决
  清单事项建立了,如何跟踪解决,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

  “今天开个短会,一是商讨龙咀组道路修建的具体事宜,二是讨论道路修建过程中需要拆除的一些占道建筑物,大家有什么想法都提出来。”近日,在罗岭镇罗岭社区龙咀组,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村民拿着板凳椅子围坐在一起,展开热烈讨论,献计献策。
  “龙大爷,修路工程即将开工了,你家后院围墙要向内缩进2米,您能支持理解一下。”“道路修好了,还需要迁移部分线路,这需要跟供电所对接,怎样安排合理?”会上,大家提建议、谈想法,面对面交流,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村民的疑惑和问题当面得到了解答。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罗岭镇充分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村民小组等议事阵地,围绕项目清单,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集体经济发展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交由群众议、群众定,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角,这种村(社区)牵头、群众参与的交流和沟通方式,打破了台上台下的隔阂,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解民忧,成效检验在一线
  在基础设施提升上下力气,整治凤溪社区、妙山村当家塘4处,修建罗岭社区龙咀路、小龙山社区石塘组路、姥山社区青年路等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2.1公里,安装康居新村路灯1处;在集体经济发展上下功夫,完成小龙山茶场清障、大力推进黄梅村菊花园、小龙山花海项目;在民生实事上持续发力,完成创业培训30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50人,开展新冠疫苗接种3400余人。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既是着眼于当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也是立足于长远,完善服务群众的常态长效机制。“今后我们将会进一步转化实践成果,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好、办实、办到位,打通为民服务最后‘1米线’,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罗岭镇机关党支部相关负责同志说道。(撰稿:宋欠  审核:李苗苗)

上一篇:罗岭镇: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推进农村道路网建设

下一篇:荒地里长出致富“金钥匙”——脱贫村的致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