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引人入胜” 打造非公党建“红色标杆”
日期:2022-07-22 16:32:12 来源: 点击:
如何破解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效融合,探索打造“卓尔来帮办”社区治理非公党建品牌,大桥街道党委在全市率先“揭榜领题”,在芭茅巷社区先行先试,围绕“引、人、入、胜”四字真诀,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走出了一条社会组织非公党建引领社区公益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党建共建沟通会)
书记项目为“引”领。大桥街道党委巩固换届后“开门一件事”成果,实施“书记项目”18个、“书记领办项目”35个,做到了街道党委、村(社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书记项目”“"书记领办项目” 全面覆盖、上下贯通。卓尔社工党支部以大桥街道党委、芭茅巷社区党委两级书记项目为统领,建强党支部力量,巩固党史学习教育,实施“卓尔来帮办”书记领办项目,以“红色驿站”为载体,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让为民为实事、为企助发展落地落实。
(卓尔来帮办红色驿站)
人人参与、人人享有。大桥街道党委、芭茅巷社区党委着力推进卓尔社工非公党建“铸魂”“塑形”,卓尔社工党支部自觉融入党建引领信用社区建设,利用志愿服务力量联合社区党员、单元长,走进群众家里开展公益宣传讲解,引导居民参与到信用社区建设中来,开设党建引领信用积分兑换超市,通过积分奖励激发群众争当信用户。如今,社区居民诚信理念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信用倍乘效应在不断放大。
(志愿者入户政策宣传)
暖民心行动“入”民心。针对一老一少缺养少带问题,芭茅巷社区党委与卓尔社工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推进暖民心行动走深走实。面向社区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行等七助服务,社区老年大学,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社区家长学校、儿童之家面向社区儿童及监护人提供公益课堂、素质活动开展、社会实践、家庭教育、安心托幼等多元服务,开展各类服务及活动200余场次,服务达6.2万人次。“有温度的举措、暖民心的行动”,在这里深入人心。
(老年人在社区老年食堂就餐)
红色驿站绘“胜”境。为加大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在大桥街道党委、芭茅巷社区党委推动下,卓尔社工党支部从制定和实施标准着手,建设“红色驿站”,助推银企合作,开展助企志愿服务,创新“卓尔来帮办”项目,推行“卓尔来帮办”(12365)运行机制,即一核两为三类六有五化。以红色驿站为载体,开展个性化暖心服务,既为社区群众提供公益服务,也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便民服务,一个“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的和谐胜境正在用心用情绘就。
(政策宣传进企业)
据悉,卓尔社工是该市首家扎根社区,深耕细作并专注于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公益研究与实践的专业性、非营利性社区社工组织。深耕社区8年来,自创品牌项目与活动达16项,累计开展活动达200余场次,直接或间接服务达6.2万人次。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学习强国、凤凰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安徽新闻网、安徽网、今日头条、网易、安徽日报、安徽工人报、江淮时报、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安庆电视台报道达216篇。截止目前,卓尔社工及所服务社区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市、区级各类荣誉29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7项,市区级18项。
“卓尔来帮办”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党建引领、阵地联建、服务联动、资源共享、品牌联塑原则,依托“卓尔来帮办”红色驿站,以企业及群众需求为导向,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以志愿服务为支撑,进一步协助政府落实“放管服”改革,助力政府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不知晓”“不理解”“不会办”等问题,让企业感受到优质服务带来的办事便捷。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急难愁昐”问题,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为民办实事,为企助发展目标。(撰稿:严璟 审核:丁凡)
上一篇:宜秀区召开自建房附属广告设施专项整治暨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推进会
下一篇:宜秀区:湿地风光无限好 菜子湖畔任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