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直动态 > 正文

宜秀区社会救助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日期:2023-05-18 17:33:03   来源:   点击:
        民政服务对象是最弱势、最需要关心关怀的困难群体,宜秀区民政局紧盯困难群众的需求期待,积极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做好群众关切的关键小事,推动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
        完善机制低保扩围增效有实措。优化最低生活保障认定条件,取消户籍地限制,实现居住地申办低保;扩大“单人保”范围,对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困难群体给予更多倾斜;推动动态监测及主动发现机制落实落细,适度放宽对家庭收入、财产方面的限制,切实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力度。
        大数据运用部门联合救助有实招。加强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通过完善社会救助大数据平台应用功能,及时拓展核对服务范围,及时和乡村振兴、医保、工会、残联等部门信息共享,对5262名困难群众进行全程监测,持续做好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及时开展监测居民入户走访,实现“政策找人”,充分调动民政社会救助协理员、片长、小组长和单元长等人员力量做到主动发现、及时发现,今年以来及时纳入城乡低保38人、城乡特困11人,切实将生活困难的群众纳入救助、保障、帮扶。
        兜牢底线困难群众民生保障有实效。1-5月份,累计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9956人次发放保障资金836万元;累计保障城乡特困3396人次发放供养资金301万元;对4819名低保、特困、低保边缘等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4.46万元,发放电费补助8.76万元,用心用力为困难群众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兜底中的兜底临时救助发挥大作为。一是完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及时拨付临时救助备用金52万元,确保各乡镇街道年初临时救助备用金不少于3万,鼓励乡镇(街道)开展“先行救助”、“一次审批、分次救助”等救助模式,采取“资金救助+实物救助+转介服务”的形式,适度提高单次救助标准;二是充分发挥临时救助的应急、过渡功能,逐步实现从“有没有”到“够不够”的跨越,今年以来救助35人,人均救助金额3014元,及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撰稿:余虎豹    审核:周义法)

上一篇:区委党校举行教学比赛开展岗位练兵

下一篇:宜秀区18个部门联审把牢村干部“入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