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林村: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画卷”
日期:2021-11-26 11:42:18 来源: 点击:
近日,天气晴朗,在宜秀区五横乡白林村的白茶基地,工人们正对新载的茶树苗进行管护工作。
早在2014年建档立卡之初,白林村就将茶产业作为“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抓在手上,开辟茶园近百亩,经过三年大力发展,村级集体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于2017年实现了村出列户脱贫。
近年,白林村不仅扩建狮山茶园300亩,还新建生态白茶基地80亩,一头连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一头连起了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
村民徐玉莲在白茶基地务工有两个月,每天做半天。半天的收入有40块钱,这让她很是高兴。
据了解,原来茶山不仅道路崎岖,行走不便,而且每逢暴雨,雨水沿山势汇聚,冲下的淤泥便在低洼的地方造成了堆积,对茶叶造成损伤。为此,村两委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会商,并在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帮助下申请了项目资金,于今年对白茶基地进行了提升工程,完善白茶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采茶的水泥步道和建设了排水渠。
白林村已脱贫户杨积兰有2亩左右的茶园在山上,水泥台阶穿过茶树,向山上延伸,直通她的茶园。
杨积兰说:“以前采茶要穿过草窠,腿经常被划伤,现在我们来菜茶不刺不刮,走路也很方便。”
在村两委以及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努力下,约计350米的排水渠也已修成,为白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白林村党总支副书记杨冬梅说:“这个水渠建成以后,就是遇上再极端的天气,山上的山洪水都可以很通畅的流到山下来。这个水渠连接池塘,水流下来后可以在池塘进行储蓄,对以后农田的灌溉都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
此外,白林村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安徽省龙云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落户白林村投资兴业,发展田园生态综合体,带动近郊采摘、休闲、观光、体验、旅游等第三产业飞速发展。
在白林村火龙果种植基地,工人们忙着给火龙果施肥。据基地负责人吴越忠介绍,利用白林村的地理环境、水源好等资源优势,种植出的火龙果也特别甘甜多汁。
近年来,白林村以“村集体+企业+农户”的模式,新建12亩火龙果温控大棚入股安徽省龙云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每年村享有固定分红,不仅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也给周边的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使群众增收有保障。
吴越忠说:“火龙果是跟村里合作的一个项目,总共面积有三十余亩,每年给村里面的分红以及上交管理费,大概在7万多块钱左右。同时我们带动了周边的脱贫户和群众 ,增加他们的收入,其中脱贫户固定的有两个人 ,他们每年增加收入一万元。另外的是临时工,他们每年人均增收6000元左右。”
对基地周边的村民来说,这片基地生长的不止是火龙果,还有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白林村在实现村级集体收入的同时,还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大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造宜人宜居的白林村。
白林村的邓冲水库灌溉渠因年久失修影响农田灌溉,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与村两委主动作为,借助项目资金130万元,对邓冲水库灌溉渠进行整治工作,确保村内农田灌溉用水畅通。
“沟渠全场950米,对沿途4个当家塘清淤护砌。给8个村民组1100亩农田解决了灌溉难题。”白林村党总支副书记杨冬梅说。
在白林村东风组邓冲水库灌溉渠的修缮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搅拌混泥土、挖渠道,一片繁忙的景象。组长杨传明告诉记者,当村民得知村里修缮水渠,都积极响应,大力支持,家家户户自发地参与到清理渠道的工作中。
“当得知村里修缮这个水渠,我们非常的高兴,因为这个水渠对我们100多亩的田地 的灌溉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杨传明说。
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白林村依托两邓故居走“以农促旅、以旅促进农,以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昔日的“贫困村”蝶变为的“美丽村”、“先锋村”,目前村村内37个村民组水泥路实现组组通,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三个,尤其先锋村民组,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
70多岁的杨友旺说起白林村这些年的些变化,乐得合不拢嘴,“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越来越多,人居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我们这些老百姓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乡村振兴的难度一点也不亚于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党员干部发扬实干苦干精神,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用责任与担当回答好“乡村振兴”这道“时代考题”。
白林村党总支书记杨忠红说:“站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检测脱贫户稳定脱贫,防止脱贫户返贫。通过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结合我村实际发展各个项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收。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显著提高。”(撰稿:周舫 审核:方华)
上一篇:五横乡:聚力党建赋能乡村“五大振兴”
下一篇:五横乡:凝聚党建“三力”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