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横乡:于“阡陌之间”描绘杨亭振兴“满园春色”
日期:2023-03-22 11:50:17 来源: 点击:
万物更新春花俏”,微风和煦,烟暖初妆,山黛满目,春生万物,青瓦白墙,整齐划一,阡陌田畴,机声隆隆,近年来,宜秀区五横乡杨亭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在“田间地头”连“点”成“线”,于“山村水乡”中绽放“迎风见雨别样美”的“绚丽之花”,让乡村振兴一路生花,阡陌逢“春”,绘出“满园春色”的“山河浪漫”。
找准“堡垒强”的“基础点”,以队伍建设为底色,描绘“鹏程万里扶摇上”的“春景图”。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战斗堡垒”,而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队伍支撑。杨亭村巧借外力聚英才,挖潜内力强储备,多措并举打造“硬核”党支部,通过对接上级、登门拜访、电话联系、座谈联谊、政策宣传等方式,引导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优秀团员青年、优秀外出务工返乡经商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如今杨亭村已经形成了村“两委”+驻村工作队+选调生+后备干部,老中青三代共同搭台干事的理想结构,真正实现了队伍党性好、作风正、能力强、素质高。同时,注重人才培育,建立“帮带式”培养机制,实行“顶岗锻炼”,通过“扶上马,再送一程”,让新干部迅速成长成熟,切实提高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出支部的“引擎”作用。
守住“百姓安”的“关键点”,以基层治理为墨彩,描绘“山边幽谷水边村”的“春景图”。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杨亭村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坚持以高水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加快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借力“枫桥经验”,采取宣教先行、摸排为主、调解兜底的方式,解决群众诉求多样化引发的深层次矛盾纠纷等现实问题;将“四事四权工作法”与信访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网格管事、五老调事、支部说事、群众议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牵引,用好乡风文明评议和“信用积分超市”两大抓手,推进新村风民风建设;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设立无诉调解室,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服务,好评率达100%。杨亭村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走出了一条符合基层实际的乡村善治模式。
锁定“农民富”的“突破点”,以产业赋能为画笔,描绘“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春景图”。产业兴则百业兴,只有牵住产业振兴的“牛鼻子”,乡村振兴的“根基”才会牢牢扎稳。多年来,在探索发展强村富民道路上,杨亭村“两委”千方百计,尝试过“好奇”,照搬过“经验”,在一次次失败中汲取经验,于一次次成功中积蓄动能,最终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道路。如今的杨亭村做到了五个实现:实现了田园变花园果园,“全国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国家级科技园区”的中国秀园项目落地;实现了山场变果园林园,栽种杨梅300余亩、樱桃葡萄500亩、红豆杉和樱花等2万株;实现了农房变客房,把农房改造成客房,发展民宿经济;实现了农产品变旅游产品,绿丰园杨梅酒饮品等产品,有市值、产值、颜值;实现了节庆活动变旅游项目,成功举办了民俗年味过大年、郁金香花展、踏青采茶、杨梅采摘、书画美食等节庆活动,年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杨亭牌“龙山野茶”逐步实现种植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营销品牌化,茶叶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益150万元,预计带动村民就业120余人,真正做到让村集体的“家底”厚起来,百姓的“钱袋”鼓起来。”
“春风骀荡花千树,万木争荣竞此时。”杨亭村将沿着百年奋进坐标,扛旗尽责,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奋进,让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跃然赏心,让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美丽家园如诗如画。
(查逸涛)
上一篇:【曰公社区】上新了、春茶
下一篇:相约安徽·向春而行丨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杨亭村:花开满园,春茶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