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落地推进以来,杨桥镇龙山社区坚持“党建红”引领“田埂绿”,将土地延包工作作为守护群众切身利益,仅用2个多月便高质量完成全社区16个村民组,525户土地承包地的延包任务,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实现“零上访、零争议、零差错”,交出了一份基层治理满意答卷,为全面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筑牢组织根基。
党建领航,延包政策“稳人心”。为扎实推进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工作,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扛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深学细悟政策文件,组织召开专题学习会、政策研讨会,牵头成立“延包政策攻坚小组”,及时分析研判土地延包中的重点难点,量身制定“一组一策”实施方案。围绕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清单,明确职责分工,健全试点推进机制,确保延包试点工作稳步落地。政策宣讲会上,一位老党员、老网格长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稳住了,延包就稳住了。”
党员冲锋,延包过程 “顺民意”。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社区“两委”干部与党员推行分组包片工作法,通过入户走访、“板凳会”等方式,向群众细致解读“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等政策要点,耐心回应群众疑问、解决合理诉求。针对“人多地少”“合户分户”等历史遗留难题,社区党组织发动党员、网格长组建“矛盾调解队”,邀请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矛盾化解,通过 “院落议事会” 让群众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从“要我延包”转为“我要延包”,最终二轮土地延包实施草案及方案以99%的同意率高票通过。
机制创新,延包成果“惠民生”。以党建引领激活土地要素,创新探索“延包 + 党建联建”模式,释放产业发展动能。社区党支部主动牵头,联合皖西南试验站、农业企业、合作社深度合作,将延包后的土地集中流转,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党支部引进种植大户组建合作社,带动农户以延包土地入股,发展高附加值蔬菜大棚、名贵中草药、莲藕种植、稻虾共生轮作,应季水果等壮大社区集体经济,让“承包地”真正变成了群众的“致富田”。
(金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