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 “三变”并行 五横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山清水秀环境美
日期:2018-07-12 15:54:44 来源: 点击:
满目葱郁、生机盎然;变化快、环境美、活力强;国家级生态乡镇、中国农民书画之乡等金子招牌,五个村(社区)中心村全部是省级美丽乡村,其中杨亭村还获评“中国最美宜居休闲乡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近年来,五横乡全面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生态立乡、绿色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推行林长制、河长制和路长制,运用“党建+三长+三变”新思路,以凝聚红色力量、推动绿色发展为主导,做结合文章,打好组合拳,实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试点,开展乡村美化、亮化、整洁化“三化”治理,推进德治、法治、自治“三治”和示范村、先进村、特色村“三村”建设,进一步推深做实“三长制” 和“三变”改革在五横乡花开绽放,真正让五横的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紧扣“林、水、路”这个主题,在保护好山好水上下功夫,统筹抓好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大任务。紧紧围绕“两手联动增绿,三长合力管绿护绿,三更目标用绿活绿”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构建乡、村河长、林长、路长工作架构,大力实施“三长”联动,让一河一林一路都有自己的“家长”,做到专员专管、责任到人,全员全面参与村庄河路清洁、文明创建工作,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为重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村内道路建设,打造特色田园乡村,让五横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无论是三月的植树集中行动月,还是四月的“千人百日”大会战,五横乡乡村干部、全体村民组长、党小组长和广大群众都积极全身心投入,开展(总五路、杨白路、五虎路、花溪茶谷景区、邓石如景区道路以及曰公河、凤凰河等)河湖道路清洁、增绿造绿护绿、生态保护、固废排查治理等重点行动,围绕重点区域、城市创建和乡村振兴 ,实现见缝插绿、应绿尽绿,确保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近三年来,五横乡植绿100万平米,修通乡村组道路50公里,清淤治理塘坝100余口。
紧盯“制”这个关键,在健全责任体系上下功夫,压实党政领导责任,明晰各级林长、河长、路长职责,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该乡通过建立健乡村组三级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组织体系,细化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护河护路育林工作取得实效。理顺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推动履职尽责,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全面推进“三长”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建设。提出“一张表”和“一本账”制度,竖立一块牌子、开展一次调研、召开一次会议、进行一次督查、研究一份对策,建立一份档案,‘六个一’机制的建立,将责任落实到每个林长、河长、路长身上,有效解决了原先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形成了管养合力,使“护河兴林畅路”举措更加精准。并将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河长,每一片生态林区都有自己的林长,实现河长林长路长全覆盖,让一河一湖、一山一坡、一园一林、一路一道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个人,“一河一林一路一策”“一河一林一路一档”,做好护木护花护水护路各项工作,确保五横青山“安好”,绿水“无恙”。
紧抓“兴”这个目标,在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上下功夫,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在“三长制”、“三变”改革的五横生动实践中,一个目标清晰而坚定,即守护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释放生态红利惠民生,实现“生态好、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生态惠民,绿富双赢。五横乡推行“三长制”和“三变”改革以来,始终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美”为目标,切实找准工作牵引抓手,以整体联动和重点突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充分利用河库水利风景资源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发展全域旅游。深入推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向林地要产出、向空间要效益,通过探索发展林地入股合作社等,激发改革活力,使生态受保护,林业增效益。积极发挥中国秀园、杨梅、茶叶基地等特色优势,做大做靓,形成品牌优势,从而带动苗木、经果产业整体发展,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五横茶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虎山村“金虎山”粉丝获“绿色食品”和安庆市著名商标称号。全乡5个村(社区)都有茶叶种植,总面积达4000亩,其中杨亭村、白林村、曰公社区茶叶已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年产新茶8000余斤。形成了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和节庆活动,杨梅采摘节已成为安庆市知名节庆,2018年3月底开园的“安庆市第四届郁金香花展”已吸引超过10万游客入园赏花观景,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日趋完善,打造“先进村、特色村、示范村”幸福画卷正在五横尽情舒展。
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道路,五横每个村居尽显风流。围绕“四大基地”(茶叶、杨梅、桂花、花溪茶谷)、“五大林场”(杨亭、曰公、白林、五横、虎山)、“四大生态园”( 龙云、龙麟、鸿盛、竣鸿 )、“一条绿色生产线”(金虎山粉丝),推进五个村居深度融合、错位发展。杨亭村紧紧围绕“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乡村变景区”的思路,全面整治村庄环境、挖掘旅游潜力,建成杨梅基地、杨亭茶场、龙麟生态园、书画小镇等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开发了郁金香、月季、向日葵、菊花等四季赏花项目,常年开展采茶踏青、杨梅采摘等节庆活动,游客人数逐年递增。从几年前的贫困村华丽转身为特色村、示范村、先进村的白林村,更是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在借鉴本村狮山林场“龙山雨露”的多年种植经验,发展绿茶种植,抓主导产业支撑。吸纳2家以观光、种植、休闲、采摘、养老与一体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产业落户,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产业。五横社区依托境内五横社区林场、吴楚杨梅基地、鸿盛生态产业园、源浦禅寺等自然景观、乡土文化浓郁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农家乐”生态休闲民俗文化等旅游项目,加快发展规模高效的现代农业。此外,在保持村集体现有的资产资源稳定不变的基础上,整合集体闲置的资产资源,通过参股和出租等形式,盘活存量,提高资产资源的利用率。处置养老服务中心,五年一签租,每租期上涨20%。曰公社区依托500余亩的吴楚杨梅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和贫困人口就近就业30多人,引进红绿生态成功流转了1000多亩良田,实现规模化种植。虎山村则是发挥本地特色农产品的优势,打造千亩红薯基地,来满足“金虎山”手工红薯粉丝原材料的需求。此外,虎山社区、曰公社区还将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在一起,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农村断头路,尤其是偏远村组不通水泥路问题。今年5月,虎山下湾组长1.5公里的道路升级硬化工程和曰公村姚冲路1.6公里的村级道路拓宽工程正式施工。
乡村全面振兴,不仅包括乡村产业、乡村生态、乡村治理以及农民生活富裕的振兴,还要实现乡村精神文明的振兴。在实施富民增收的同时,更要坚持塑形与铸魂并进,注重加强农村基层治理,走好乡村善治之路,汇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白林村先锋组深入开展“家在先锋、户争先锋;干群同心,振兴乡村,幸福就在“先锋”活动。积极推动乡贤文化宣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贤文化长廊和乡愁文化墙,分“我的童年、你的乡愁、他的美丽”三个板块展出白林的变迁。此外,该乡重点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上求突破,把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作为重要着力点,创造美好乡村生活,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着力扶持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适时开展书法书画、杨梅节、源浦庙会等传统民间文化节庆,提升乡村文明感召力,培育文明新风,凝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罗峰 方华)
上一篇:【美丽五横我的家】“5.29”计生协会关爱留守儿童文艺汇演
下一篇:杨亭村:绿水青山带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