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变”改革是盘活农村集体“三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途径。五横乡杨亭村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认真贯彻落实“三变”改革的部署要求,把农村“三变”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总抓手”、脱贫攻坚的“新引擎”、农村发展的“压舱石”, 强化党建引领、资源资产盘活、经营主体培育、特色产业带动等举措,大胆探索,多点突破,把“三变”打造成“产业”,把“产业”做成“三变”。
夯实“三变”根基,让支部“强”起来
党建领航是核心。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班子强不强,关键在支部。成立了以书记、主任为组长的“三变”改革领导小组,下设清产核资、成员界定、折股量化三个工作组,定目标,明任务,务实干,进度快。
支部强优是关键。①是结合本次“两委”换届,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员“引进来,留得住,干的好”,配强配优“两委”班子;②是充分发挥“双培双带”,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先锋示范作用,支持基层各项工作,凸显支部核心力,凝聚党员向心力。
发展经济是要务。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务实干,做品牌,引客商,争项目,促进集体增效,群众增收。
激活“三变”动能,让产业“兴”起来
盘活资源要素,围绕“生态立村、产业兴村、旅游富村”这一思路,大力发展“茶旅经济、赏花经济、采摘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
田园变花园果园。打造千亩“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果、四季有客”的“全国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国家级科技园区”的中国秀园项目,现已完成300亩特色葡萄、石榴、拐枣、樱桃、枇杷栽种,200亩梦幻婚庆草坪栽种,400亩郁金香、薰衣草、紫薇、月季、观赏向日葵、荷花、菊花、百日草、千日红栽种。
山场变茶园果园林园。壮大村“一村一品”龙山野茶品牌,现有生态有机绿茶园700亩;招商引资企业已栽种特色水果杨梅约300余亩、梨子桃子樱桃葡萄约500亩、红豆杉桂花红叶石楠望春花樱花约20000株。
农房变客房。结合安庆美食走廊,打造全域旅游驿站、把农房改造成客房,发展民宿经济,现有农家乐22户,年营业额突破200万元。
农产品变旅游产品。做强生态有机绿茶、特色花果、民俗美食等品牌、品味、品质,提高市值、产值、颜值。
打造“三变”新景,让环境“美”起来
山美水美——牢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也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紧扣“全域覆盖、网格管理、做实下沉、群众参与”的思路,结合林长制河长制,对15000亩山场、600亩水面、凤凰河水系、游龙溪等常抓常管。
人美景美——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加大美丽乡村和宜居环境整治,村庄面貌“盆景”变“风景”;结合移风易俗、文明创建,培树乡土文化贤达人士、挖掘家风家训、评比文明示范户、树立身边好人、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小舞台作用,丰富村民休闲娱乐;打造“亭”文化,组建“孝亲亭、好人亭、乡贤亭”;完善“一约四会”,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形成勤俭节约、尊老爱幼、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的良好乡风文明新风尚,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日益提升。
做强“三变”实体,让人气“旺”起来
结合土地山场流转,近几年来招商引进了竣泓社会化养老、太古精品苗木、龙麟生态博览园、林之海名贵苗木、绿丰园杨梅、稼轩油茶、中国秀园等7家生态农业企业,涉及耕地流转面积1650余亩,山场流转面积3600余亩,发展都市农业,养老产业、乡村旅游业,企业累计投入资金5000万余元,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抢抓全域旅游建设机遇,成功举办了四届民俗年味、郁金香花展、杨梅采摘、踏青采茶、禅宗书画、美食文化等节庆活动,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节庆活动有“看头”,农民有“赚头”,发展有“奔头”。同时积极打造书画艺术小镇、美丽乡村示范点、生态农业企业、花溪茶谷景区、美食走廊精品旅游路线。
突出“三变”实效,让农民“富”起来
加强主体培育,依托独特自然资源优势,发展重点是以发展生态优质茶叶、花卉苗木种植、乡村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鼓励招商引资公司、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参与农村“三变”改革,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有效解决“农民有资源没资产,有权利没利益”的传统经营体制,让“死土地”变成“活资源”, 让流转的资源产生效益,让广大村民尝到发展的甜头,让投资的企业更有信心更有恒心,倾心打造造福一方。下一步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做活“三变+”文章,抓“三变”,促资产变活、股金变大、股东变富。(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