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即将来临,宜秀区光明小学里,58岁的王荣国又为今年的留守儿童寒假托管班忙开了。
“我正动员教师和回家过年的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对留守儿童进行寒假公益托管,帮孩子们复习功课、完成寒假作业,带他们读书、健身。 ”2012年12月19日记者看到王荣国老师时,他一边写活动室标牌,一边介绍。
他当了36年农村教师,志愿照顾留守儿童十多年。一拨拨留守孩子走出了校门,当年年富力强的“王叔叔”,也变成今天鬓发花白的 “王爷爷”,王荣国的笑声依然爽朗:“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尽点力,累一点没啥! ”
光明社区是个农村社区,与主城区相距三十多里。十多年来,因为居民外出务工经商,社区每年都有近100名留守儿童。
“有的家长只知道往家里寄钱,其他不管不问,有的想关心,但鞭长莫及。家庭教育的缺失,让一些孩子功课下滑,性格变得极端,有的发展到孤僻、自卑,不合群。作为一名老教师,看到这些很心痛,就想帮帮孩子和家长。 ”王荣国动情地说。
课间休息的操场上,王飞正和同学在一起开心地做游戏。“老师好!”看见王老师,王飞主动打起了招呼!王荣国弯下腰帮顽皮的孩子拉起裤子拉链。王飞刚到班上时,每天在教室把垃圾扔得满地,课上了一半,跑到同学身边打闹,王荣国每天找王飞聊天,关心他,开导他。慢慢地,孩子变懂事了,爱学习了。
为更好地照顾留守孩子,从周一到周五,王荣国只身住在学校。早上起得比别人早,下午放了学还要在学校转几圈,成了学校义务安全值班员。
王小志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书包烂了,王荣国给他换了个新的,笔和本子也经常由王爷爷供给。订校服时,王爷爷又主动替他交了钱。冬天,手冻裂了,王爷爷买来了暖和的手套……
“王老师就是我们的真爷爷!大家都喜欢他! ”王小志说。
2011年,为让留守孩子有一个活动场地,王荣国在光明小学建立起“留守儿童之家”,主动请缨担任管理员。
这些年,在王荣国和其他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健康成长,社区的一位留守孩子获得全国摄影大赛一等奖,十多名孩子在省级书画、读书征文、书信比赛中获奖。留守孩子王丹丹被授予省优秀少先队员。“我们就是要让留守孩子和别的孩子一样,在成长的道路上,享受一样的阳光,享受一样的快乐。 ”王荣国笑着说。(胡劲松 方华)安徽日报2013年1月1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