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外媒关注 > 正文

10月22日安庆日报:画中虎山村

日期:2013-10-22 12:01:52   来源:   点击:
      在虎山村文化广场的绿化带里有一个巨大的景观石,上面是该村书法家杨林书写的“虎山村”三个金黄色的遒劲有力的大字,在金秋艳阳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虎山村位于宜秀区五横乡腹部,因位置偏僻、交通闭塞,是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山村。自从去年年底启动美好乡村建设以来,虎山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积极建设文化墙保护传统的农耕文化,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铺开了一幅热火朝天建设美好乡村的画卷。

  村庄改造热情高

  ●今年4月份以来,虎山村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按照“红瓦白墙”的统一建筑风格,对中心村庄进行改造,先后改造危房54户,粉刷出新墙面12000平方。实行以奖代补形式鼓励村民对房屋屋顶等进行升级改造,目前中心村庄改造率已达到92%。
     10月14日下午,笔者驱车来到五横乡虎山村采访。刚进村口,就看到青山环抱中一处白墙红瓦的村落。五横乡虎山村第一书记胡凯告诉笔者,这就是虎山村中心村庄。公路沿线的群众正忙着改造房屋。我们走进一家正在改造房屋的农户。户主吴正红告诉我们,村里正在开展美好乡村建设,他响应村里的号召专程从外地赶回来改造老房子。为了让父母住得更舒服、自家的房屋更美观,吴正红拿出20万元来改建老房子。就是这样,吴正红的父母还不乐意。老人们住惯了老房子,总认为老房子是自己多年的心血,不愿拆掉。“其实这个老房子十分破旧了,一直找不到说服父母的理由。这次村里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帮了我大忙。”吴正红笑着说。“村里对房屋改造的农户还有补贴,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呀!”吴正红颇有感慨。
       今年4月份以来,虎山村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按照“红瓦白墙”的统一建筑风格,对中心村庄进行改造,先后改造危房54户,粉刷出新墙面12000平方。实行以奖代补形式鼓励村民对房屋屋顶等进行升级改造,目前中心村庄改造率已达到92%。该村还积极开展改厨、改厕、改圈活动,对康居小区现有4栋、29户,全部按照饮用自来水、无烟厨房、水冲卫生间的标准进行设计建造。集中清理柴垛300余处,拆除危旧破房、土坯猪圈、露天旱厕等近1200平方,迁移老坟11棺。村里还投资20万元在吴湾组建成一处占地115平方米的生态公厕,集中安置吴湾组部分农户的厕所、猪圈等附属设施。另外,实行以奖代补形式,动员村民结合沼气工程对自家厨房、厕所、猪圈等进行改造升级。到目前为止,中心村庄改厨、改厕、改圈率达到90%以上,彻底改变了“脏、乱、差”。

文化广场欢乐多

       ●虎山村党支部书记余荣生说,村民们茶余饭后都喜欢来文化广场走走,沿着吴湾大塘散步休闲。每天傍晚村里的妇女们都来这里跳健身舞。暑期,这里又成了学生们的乐园。虎山村文化广场建设已经基本完工,工人们正在给地面铺筑彩色的地砖。
      在虎山村部前,我们看到一处占地10多亩的文化广场依山势而建。广场上有篮球场和乒乓球台、羽毛球网等体育运动设施,广场靠近吴湾大塘的地方,新建了一处亲水平台。虎山村党支部书记余荣生告诉笔者,村民们茶余饭后都喜欢来这里走走,沿着吴湾大塘散步休闲。每天傍晚村里的妇女们都来这里跳健身舞。暑期,这里又成了学生们的乐园。虎山村文化广场建设已经基本完工,笔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给地面铺筑彩色的地砖。
     在广场的西边,笔者看到围成一圈的石碾子。余荣生告诉笔者,村两委将现已废弃的石碾、磨子、石磙等过去用来榨油的农耕工具集中到这个区域,并恢复原貌,展示其工作原理,建成了农耕文化园,让村民和前来参观的游客感受到传承农耕文化氛围。农耕文化园里古树茂盛、石径通幽,约400米的节水灌溉沟渠穿园而过,水声汩汩,格外清幽。我们拾级而上,看到一位村民在绘制文化墙,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层次分明的水墨山水,鲜艳的色彩描绘出国色天香的富贵牡丹。正在作画的是虎山村农民画家杨普选。老杨说:“建设美好乡村就是建设咱农民自己的家园,每个人都应该为此出一份力。我有画画的专长,就义务承担起文化墙的绘制工作。”胡凯告诉笔者,为了提升美好乡村的建设品位,村里对公路沿线的围墙能拆除的尽量拆除,或动员改建为通透式围墙,不适宜拆除的进行文化墙绘制,宣传中国传统美德、以及计生、普法、环保等理念,累计绘制文化墙22幅、300余平米。
      虎山村还积极实施绿化和净化工程。投资近40万元,委托专业绿化公司对村级主干道路及中心村庄实施绿化工程,累计绿化面积达8000平方。新建1处垃圾转运站,全村放置48个垃圾桶,并安排1名保洁员负责垃圾的收集转运工作,中心村庄区域按照雨污分流标准铺设了雨污水沟渠管道累计1300余米。中心村庄和环乡公路沿线,实行家庭“三包“责任制,负责门前院后垃圾清理和花木养护工作。

干群同心速度快

  ●为了激发群众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积极性,村里先后分别组织各户男女主人到潜山县痘姆乡参观美好乡村建设成果;还建立以奖代补激励制度,根据村民在美好乡村中投入资金量大小给予适当奖励。现在虎山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热情高涨。
      我们从文化广场来到穿村而过的环乡公路。宽阔的水泥马路上车来人往,十分热闹。胡凯指着这条主干道路,感慨颇深:“要改变山村面貌,首先就是修路。今年,我们对环乡公路汪井段、杨墩段、杨桥段等1.5公里的路基拓宽至7米左右,对中心村庄段1000余米的环乡公路硬化升级至6.5米水泥路面。其中仅汪井段就征田征地8余亩,回填土方近10000方、护砌石方1200方。村境内4.3公里的环乡公路,80%以上路段已拓宽为7至9米的砂石路基。另外,还陆续水泥硬化了中心村通往余老屋、老五中、吴老屋等4条村组道路,全长5.5公里,目前中心村庄172户已基本实现‘户户通’。”
       在路边我们遇到村民王谷香。40多岁的她快人快语,指着一栋造型别致的院落说:“那就是我家。我第一个带头按照村里要求对二楼房顶进行改造,花了2万多块呢。”胡凯向笔者介绍,为了激发群众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积极性,村里先后分别组织各户男女主人到潜山县痘姆乡参观美好乡村建设成果;还建立以奖代补激励制度,根据村民在美好乡村中投入资金量大小给予适当奖励。“现在我们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热情高涨。在9月份,村里清淤当家塘时,这位王大姐拿出自家的水泵,参加义务劳动,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胡凯的表扬让王谷香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飞起红晕。
       “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每周向乡党委政府上报美好乡村建设工程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并按要求定期在党务村务公开栏公布;在道路走向、公厕选址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得我们建设的速度很快。从今年4月份开工,不到半年时间,我们的中心村庄已经初见规模了。”余荣生接过话茬。“目前我们最大的难题是资金短缺,道路改造、当家塘清淤等工程需要大量资金!虽然我们注册成立安庆市虎形山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按程序将村部对面200余亩的土地流转承包下来,发展花卉苗木,并建了百亩桂花基地,可是这些目前还没有多少经济效益。”余荣生倍感肩上的压力。本报通讯员 陈秀根 余小兵

上一篇:安庆日报10月21日刊发宜秀区提前完成新型农民培训任务

下一篇:安徽日报农村版10月22日刊发宜秀区农民培训推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