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安庆日报:沼气新说
日期:2013-11-14 10:21:10 来源: 点击:
今冬可用上沼气
●“去年申请(沼气建设)的,想不到今年就能用上了。原先我也没打算用沼气的,我家周围邻居用了沼气之后,效果挺好的,反正建沼气又不花什么钱,还省了砍柴的工夫和液化气钱。”陈龙祥说,“沼气建设前后只用了四五天,我家没花什么钱,就每天给5个工人贴了一顿饭。”
在杨桥镇花山村,陈龙祥家的沼气池已经完工。10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他家后院,地面是翻动过又被压实的黄土,还铺着一些砂石子,沼气池建成没多久。从厕所、猪圈往厨房方向的一条线上分布着三个井口,一个方形,一个小圆,一个大圆,中间的井口敞开着,井盖上连着一根黄色的管子,管子沿着地面,顺墙向上固定着,通过一个孔连到厨房。在中间敞开着的井口内,记者看到,离井口约半米的粪便表层鼓着气泡,井口边气味并不是太重。
在陈龙祥家的厨房里,从外面伸进来的黄色管子,连着固定在墙上的沼气净化调压器,另一端连着燃气灶。陈龙祥介绍,刚才那个井口气泡里面的气体就是沼气,等井口封起来,他家今年冬天就能用上沼气了。
“去年申请(沼气建设)的,想不到今年就能用上了。原先我也没打算用沼气的,我家周围邻居用了沼气之后,效果挺好的,反正建沼气又不花什么钱,还省了砍柴的工夫和液化气钱。”陈龙祥说,“沼气建设前后只用了四五天,我家没花什么钱,就每天给5个工人贴了一顿饭。”以前,每年下半年他都要上山砍柴,连续五六十天里,每两三天就要砍一次。家里用液化气之后,一个月要一罐子气,用完了就自己拖空罐子到镇里去充气,每年砍柴还得照旧。
当记者问他“你会用沼气吗?”,他自信满满地答道:“当然会!”原来,今年8月份村里开办了沼气培训班,户户还发了“明白纸”,告知沼气使用注意事项。陈龙祥说,调压器上压力过低或者指针不动,就说明漏气了,就要联系村部边的沼气服务网点人员上门维修了,联系方式他有。
沼气池建好后,用户需要往发酵池内下粪,保持存量。他联系卡车从养猪场拉粪来,自己用粪桶挑到发酵池内。“下粪下得差不多了,到时候再加点水,等专业人员上门将发酵池井口密封起来,再等一个星期就差不多可以用沼气了。”陈龙祥笑着说。
沼气网点服务村民
●服务站的玻璃柜台内,摆放着各种管道器件。苏胜如说,压力表数值下降,在室内还能闻到异味,这就是明显的漏气了,村民打电话给他,他就上门检查,更换配件,另外,每个沼气用户家半年要更换一次脱硫剂,也都在他的服务范围之内。
已经60岁的苏胜如是大桥街道眉山村沼气服务站的站长,从2009年开始,他在这个服务站已经为村民服务4年了。
苏胜如做了多年的瓦匠,也会建沼气池。2009年经过区农村能源站举办的专业培训,多次到各地学习,终于获得了沼气生产工证书。在服务站,他不仅负责维修村民家的沼气,在去年以前也一直负责修建沼气池。
苏胜如说,要修建沼气池,他要找瓦工班组,根据村民家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村民的要求开挖,挖好之后装模具,浇筑混凝土。沼气池内外都要分好几天粉刷好几层,粉刷好了之后就要安装管道和净化器,试水试压,看看池子是否漏气,如果不漏气就开始下粪。
从2009年以来,他大约为300户村民家挖过沼气池,平均四五天就是一户。现在打电话需要维修的村民,一个月一两户到十几户不等。“我自己挖的沼气池,需要维修的少。”他自信地说。
服务站的玻璃柜台内,摆放着各种管道器件。他说,沼气池建好后,村民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主要还是漏气。压力表数值下降,在室内还能闻到异味,这就是明显的漏气了,村民打电话给他,他就上门检查,更换配件,另外,每个沼气用户家半年要更换一次脱硫剂,也都在他的服务范围之内。他家也在使用沼气,沼气池是2010年修建的,在那之前,家里一直用液化气。使用沼气之后,烧饭、烧水、洗澡等,每月家里能省几百元。
他带记者来到他家后院,猪圈里养着一头猪,猪圈旁也有一个方形的井口,还有一大一小两个圆形井口,都盖着井盖。苏胜如向记者介绍说,方形的是进料口,通着猪圈,猪粪通过管道进入进料口,小圆形的是发酵池,大圆形的是水压间,三个池是通过斜管道连接的,沼气管连着发酵池,经过发酵的粪便由出粪器从水压间抽出。沼气池建好后,他向发酵池装填了2000多斤的粪便,这些粪便都是从养猪场拖运来的,现在每周还要从进料口装入新粪。
苏胜如说:“自家的沼气漏气了肯定自己修了,如果村民电话联系我上门服务,就收点配件费,服务费干脆就不收了,都是一个村的。”
生态、经济、方便
●人畜粪便、厨房污水均进入沼气池,达到无害化处理,每户沼气池建设资金3400元,每户建池户共计补助2400元,上级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统一购置沼气灶具及配件、支付建池技术员工资和项目户建材补助。每个项目村基本上有一个服务网点,每个点都有一套进出料设备、检测设备和维修设备。
在宜秀区种植业管理局,局长马光荣介绍说,宜秀区今年沼气建设任务是新建300口沼气池(同时完成“一池三改”建设)、建设5个沼气服务网点等。日前项目均已全面完工,并顺利通过上级农村能源办组织的验收,提前完成此项民生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其中新建沼气池项目完成投资102万元,服务网点项目完成投资37.5万元。
“在项目落实过程中,‘一池三改’是年度项目建设的重点,即沼气建池与改圈、改厕、改厨相结合,使人畜粪便、厨房污水均进入沼气池,达到无害化处理,从而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目标。”马光荣说。
记者在区种植业管理局农村能源站了解到,农村户用沼气以户为单元建设沼气池,同时进行“三改”,同步设计施工,因地制宜,指导建池户开展综合利用。沼气池为常规水压型,容积为8立方米,实现自动进料,并配备半自动出料装置。圈舍与沼气池相连,厕所与猪圈一体建造,也同沼气池相连,厨房内炉灶、调控净化器、输气管道等设备的安装都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每户沼气池建设资金3400元,每户建池户共计补助2400元,上级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统一购置沼气灶具及配件、支付建池技术员工资和项目户建材补助。其中每户灶具、沼气净化调控器、管件、出料器各一套,密封剂1公斤。除统一采购物资外,扣除沼气工作经费及仓储运输等杂费,其余资金下拨到项目村统筹使用,用于支付技工工资、挖池小工补助及采购砂石、钢筋、水泥等费用。
关于沼气服务网点,农村能源站站长龙小义说,乡、村服务网点建设以政府为引导,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由各沼气户参加,以沼气管护为基础实行专业化施工、商业化运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服务网点,从技术力量的配备、农户需求等因素上考虑,遵循既保证农民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服务又保证服务网点的效益和发展的原则,建立网点。乡、村沼气技术服务的覆盖率要达到70%以上,每个项目村基本上有一个服务网点,每个点都有一套进出料设备、检测设备和维修设备。(见习记者 罗少坤 本报通讯员 陈秀根)
上一篇:安徽日报农村版11月12日刊发宜秀区村干工资打卡发放
下一篇:11月14日安徽日报:安庆宜秀区3100贫困户迁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