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外媒关注 > 正文

1月30日安徽日报:民生工程有了好“管家”

日期:2014-02-04 15:22:17   来源:   点击:
      “早上一起来,沼气灶的火小得像黄豆,一锅稀饭煮了好长时间。 ”记者近日在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眉山村沼气服务站,看到村民方文祥正向服务站负责人苏胜如求援。
  “冬天沼气容易发生这种情况。你先回去,我马上就到。保证你吃上中饭。 ”苏胜如告诉方文祥。
  “原来就担心沼气又和几十年前一样,一哄而上却没人管,只好重新烧起柴火。现在,政府专门建立了沼气服务站,方便多了! ”方文祥一边说一边高兴地回家向老伴交差去了。
  宜秀区能源站站长龙小义介绍,2013年,全区共投资近40万元,在项目覆盖的27个乡镇、村全部建设了沼气服务网点。每个服务点,政府每年需要补贴人员工资、物料等近2万元。
  宜秀区民生办主任王奇素说,过去,民生工程也出现过重建设轻管理的苗头。 2013年以来,区里着手建立机制,使民生工程后期管养实现了全覆盖。
  在五横乡垃圾中转站外面的空地上,记者看不到污水和垃圾。该乡负责人介绍,各村各户的垃圾由保洁员送到这里,再由区环卫处负责将垃圾分类、压缩并送到市垃圾发电厂集中处置。现在,中转站每天集中清运垃圾3吨左右。
  王奇素介绍,2013年以来,宜秀区积极落实管养主体、人员、经费、措施四到位,在民生工程配套资金中,切块安排管养经费,保证重点项目的管养要求。对敬老院等群众关注、社会影响度高的项目,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采用市场化方式开展建后管养;对已退出民生工程实施项目的工程类项目,安排各责任单位牵头加强后续养护。为确保民生工程项目后期管养工作落实到位,该区还将工程类民生项目后续管养情况纳入考核范围,注重过程考核及绩效评价,并与省市区综合督查考核结果挂钩。
  宜秀区财政局局长陈启讲还告诉记者:“目前,全区每个五保老人每年的生活费都超过3000元,供养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 2013年以来,区里制定出台10多个工程类项目的建后管养指导意见,并将本年已建成工程类民生项目全部悬挂标牌、粘贴标识,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民生工程持续发挥效益。 ”

上一篇:安徽日报农村版1月24日刊发宜秀慰问计生困难户

下一篇:2月12日安庆日报:宜秀区科学防控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