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创建 > 正文

宜秀区:让农贸市场成为文明创建最鲜活的缩影

日期:2016-11-23 15:48:34   来源:   点击:
宜秀区:让农贸市场成为文明创建最鲜活的缩影
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工作向纵深推进

 

  农贸市场是市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场所,市场内环境是否整洁,商贩经营规范与否等一系列问题,牵动着众多消费者的心。

  自今年以来,宜秀区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70余万元,着力对大桥街道三大农贸市场进行综合整治提升,驱动文明创建由“单核”到“多核”,让农贸市场成为文明创建最鲜活的缩影。

  记者通过走访三家农贸市场发现,随着市场整治提升以及文明创建深入人心,宜秀区农贸市场的经营环境和文明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
 


文明标语 随处可见


 
  记者首先来到位于朝阳社区的祥盛农贸市场,在农贸市场一楼,宣传栏上“创建文明城市,共建和谐社会”的红色大字引人注目,在墙上“贵重物品请妥善保管”的温馨提示语也在显眼位置,下方还有工商局贴出的监督电话。顺着往里走,记者注意到文明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市场内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墙柱,这些墙柱上都贴有文明宣传语,“奉献从你我做起,文明从脚下起步”,“乡里乡亲和睦相处,与人为善是大家福气”等格外吸引来往市民,此外一面墙上还写着“创造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文明标语。

  负责祥盛农贸市场运营的胡尚佘说,“祥盛菜市场以前来往的小摊贩随时蹲点,给周边的环境卫生,市场管理和市容市貌造成很大的影响。自文明创建以来,通过整治提升,现已成为安庆城区档次和文明程度最高的菜市场之一。”

  随后,记者又来到叶祠社区农贸市场,在市场大门招牌下,以及市场内的广告栏上都清楚地标注着“规范服务讲文明,礼貌待人树新风”等标语,而在市场内诸如“进入市场,小心地滑”等温馨提示语也无处不在。

  让记者感受深刻的是,除了墙上的文明标语,变化比较明显的还有经营者的文明用语,大多数经营者比过去更加和善,“你好”“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也不断可以听到。

  “文明一次很简单,但一直坚持下去并不容易。”叶祠农贸市场一经营户说,每次看到这些宣传标语,他内心坚持文明经营的信念就坚固了一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市人民的大事,每个人都应贡献自己的力量,文明经营,文明用语。而且,文明是基本公德,不管何时何处,都应该坚持”。
  


分门别类 规范经营


 
  除了文明标语随处可见外,记者发现市场内干净整洁,商贩经营规范。

  走进芭茅巷社区同庆菜市场,市场内分布整齐划一、经营分类分区。经营熟食生意的姚欢元,在这个菜市场已经干了很多年,他说,自从菜市场经历升级后,环境好了,卫生好了,生意也比以前好多了。

  升级后的同庆菜市场设施更加齐全、布局更加合理,记者看到,蔬菜区、鲜肉区、水产区等各个经营区一目了然,家禽区里,摊主们在类似店面的房间里经营,门口用透明玻璃隔开;水产区则修建了水池,杜绝了污水横流现象的发生。同时,菜市场外还设置了停车位,车辆可有序停放。

  “这样更加方便,只需抬头看标识牌,就知道哪个区域卖的什么,不用在整个市场到处寻找,而且环境卫生也改善了,买菜时心情更舒畅了。”正在同庆菜市场买菜的居民说。

  在叶祠农贸市场门口,一位安保人员坐在门口维持秩序,进入大门正前方,张贴着“诚信计量承诺书”,以示市场对公平交易的重视,下方还放有公平秤,供市民随时称重验证是否缺斤少两,在一侧的墙上也能看到“市场入市须知”,“市场经营区域分布图”等,通过这些能使居民了解市场情况。

  在祥盛农贸市场里,记者还看到一排排塑料框盛装的蔬菜整齐摆放,豆腐摊位用上了隔蝇罩,腌菜装进玻璃密封容器……整治后的市场,布局合理、整齐,环境干净、明亮。

  “我卖肉卖了两年,市里的菜市场跑过不少个,过去的杂乱无章现在都变得井井有条,不规范不卫生现象都少了。既然在这里做生意,就要遵守统一的规则。”祥盛农贸市场猪肉经营户严卫中说了老实话。
 


加强监管 营造氛围


 
  为维护市场交易公平,并创造更好的农贸市场经营环境,宜秀区召集辖区内农贸市场业主开展动员会,严格要求其按照相关规定,设立公平秤,严查缺斤短两等违背公平交易的行为,并针对农贸市场内的卫生秩序,组织工作人员加强监管。

  该区还召集农贸市场业主召开文明宣传动员会,营造文明氛围,并对未达标的市场及时整治,同时加强对其余市场的督查,以创造更加文明规范的市场氛围。

  “现在整个菜市场管理越来越合理化、人性化了,一天十几个小时都有人轮流打扫。”祥盛农贸市场经营蔬菜生意的经营户柏玉桃向记者说道,“菜市场里还装了监控,又有保安,管理有序,文明创建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买菜的人也多了。”

  宜秀区在对农贸市场整治提升中,还通过树立优秀典型,形成共创共建、奋力争先的良好氛围。日前,宜秀区对大桥街道三大农贸市场文明经营户进行表彰,按照环境卫生、文明经营等4条标准,共有8名经营户被评上文明经营户,每人还获得300元奖励。这种“政府+市场+商户”的文明创建机制,不仅大大保护了创建成果,更让市场内的每一个经营户都真正树立起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环境。

  “三个农贸市场投用时间都不长,硬件设施并不差。但要保持创建的长久效果,没有广大经营户的参与是不行的。今年开始,街道办对文明经营户进行评优奖励,每季度评一次。除了表彰,还要再向他们讲解文明创建的意义。” 大桥街道党委委员王春久说。 
 

  后记

  行走在宜秀各大农贸市场,记者深切地感受到文明现象正在逐渐增多。但几近年关,腌制腊肉、香肠的旺季也随之来临,肉摊前个别顾客在等候时随地吐痰、乱扔烟头、大声喧哗的现象难以避免,在肉摊后台操作区域,各种肉类杂乱摆放的问题也会抬头。对此,宜秀区还将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经营秩序,从源头上遏制不文明行为。(嵇奕华 王书鸿 江源古)
 

上一篇:关爱儿童,守护成长---罗岭社区“四点半课堂”正式开课

下一篇:宜秀区举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竞赛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