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安徽安庆宜秀区:在土里刨“金”掘“银”
日期:2021-07-16 09:14:38 来源: 点击:
反美圩位于宜秀区罗岭镇花元村的西南角,一排排嫩绿秧苗随风摇曳,整齐匀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放眼望去,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谁曾想,这片千亩粮田曾是荒滩涂。近年来,宜秀区罗岭镇做活土地文章,实现土里刨“金”,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乡村振兴路。
“以前反美圩圩低水浅,沟壑纵横,芦苇遍地,无法进行规模化种植和养殖,我们就把这片荒滩涂低价承包给农户,每年上缴承包金不足五千元。”花元村党总支书记严辉说,2019年4月,农户承包合同到期,花元村两委收回承包经营权,着力改造,先后投资120多万元,架设四线低压线路2800米、新建低压配电房一座;修建55千瓦排灌站一座、修筑灌溉水渠3500米;修建机耕道路4000米,完成了五百多亩荒滩的平整改造。
改造后的反美圩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当年年底水稻喜获丰收,收获优质稻谷约27万斤,出售金额24万余元,为集体净增收入14万元。另外花元村继续对村内现有土地资源进行全面清理,摸清家底,通过摸排登记,整合农户360余亩的闲置及抛荒土地,分项制定发展计划,宜种则种,发展水稻种植。
耕地是农业的命根子,农业收成很大程度取决于耕地。为推进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罗岭镇花元村两委思变行变、谋求突围,紧紧围绕“稳粮、优供、增效”目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谋划申报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先后多次召开村民组会议,发动党员、三长、群众形成合力,进组入户开展宣传,加强与村民的协调沟通。通过花元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流转、统一实施,统筹推进灌溉沟渠、田间道路建设,加快完善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
自2019年来,花元村有序改造农田,主要涉及胡岭、洪庄、程咀等6个村民组。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彻底摒弃了过去粗放、传统、零散的管理模式。在罗岭镇花元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农耕模式,让一座座“金粮仓”正在加速筑就,农民增收致富将更有保障,“路相通、渠相连、田成片”的现代化农业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7月11日,黄梅村的螺丝椒种植基地,一片翠绿映入眼帘,在一米多高的辣椒枝上,一个个辣椒绿意盈盈挂在枝头,新鲜欲滴等待采摘。严永香等脱贫户正穿梭在辣椒地间,采摘新鲜辣椒,尽享丰收的喜悦。
大棚基地负责人张平介绍:“去年我们种植了5余亩螺丝椒,每亩可收益1.5万元,明年打算继续种植。”
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从辣椒种植、管理到采收,需要大量劳动力,给村民们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让大家实现了照顾家庭和务工增收“两不误”。黄梅村辣椒丰收的场景是黄梅村产业发展的缩影,通过“基层党组织+公司+合作社+规模种植户+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创新了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产业、就业“双丰收”。
“现在螺丝椒刚刚上市,整个采摘期将持续到七月中下旬,带动就业人数20余人,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余元。”张平说,辣椒产业的发展,鼓起了农民的腰包,增强了村级合作社的信心,也坚定了黄梅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心。目前黄梅村正在超前谋划落实下一步特色产业发展,力争形成更大的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产业动能。
上一篇:【学习强国】安徽安庆宜秀区罗岭镇:红色电影让党史学习教育“燃”起来
下一篇:【学习强国】安徽安庆宜秀区:“四带一自”带来产业旺百姓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