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白泽湖乡积极服务“大宜城”建设

日期:2012-12-17 21:00:46   来源:   点击:

服务“大宜城”建设   满眼缤纷闯眼来

———白泽湖乡建设发展综述

       东进, 服务大宜城建设

2月22日,安庆市体育中心开工典礼举行。副省长谢广祥宣布市体育中心正式开工建设,市长肖超英在开工典礼上讲话,省体育局局长冯潮,市领导张金锐、陶方启、刘大群、章松、方祖中、李胜荣、黄杰、徐成然出席开工典礼。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汪莹纯主持开工典礼。市体育中心项目位于市政务中心,规划占地近1000亩,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包括4万座主体育场、2.5万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2000座的游泳馆和可容纳300人同时训练的体育学校。建成后的安庆市体育中心将作为2014年第十三届省运动会的主要场地。同时既能承办国际单项比赛,省级综合运动会等大型综合赛事的需要,也能满足全民健身、体育休闲,室内教学等配套需要,成为集竞赛、教学、训练、健身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体育公园。

能否按时按质按量做好市体育中心征迁工作,直接关系到安庆市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任务光荣,责任重大。白泽湖乡一是统一思想,广泛动员,营造征迁工作的浓厚氛围。通过张贴通告、发放宣传材料、印发公开信和召开各种座谈会、动员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态势,动员全乡上下积极参与“双百”城市建设。在全乡,所有的工作都要为此让道,所有的人员都必须服从重点工程的统一调度,把重点工程的征迁作为乡、村两级干部政绩考核、提拔重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在工作部署上,把骨干力量摆到征迁工作的主战场,全乡上下联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统一行动,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二是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谋划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乡党委、政府成立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对全乡重点工程建设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每一项重点工程征迁时,都召开相关的党员会、群众代表会、村民组长会、村两委会,个别走访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认真吸取其他工程征迁中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拟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准备工作就绪后,集中时间和人力,快速实施,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避免打持久战。工作实施中,每天汇总情况,密切关注动态,对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迅速地研究解决。三是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和问题。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又牵扯到每一个征迁户的情感,故园难离,稍事态扩大。每一项工程征迁开始,都要召开各种会议,层层发动、层层统一思想,逐步疏导群众的情绪。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乡、村工作组从房屋摸底开始,到房屋拆迁协议签订,一家一户宣传政策,解答疑惑。宣传重点工程建设给乡里和百姓带来的利益,和群众一起盘算房屋帐、子女上学就业帐、农民转市民后的社会保障和就业帐、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帐等,让群众既看到近期利益,又能预见长远利益。四是发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从振风大道到宁宜城际铁路白泽段,从市军分区到雷达站,广大乡村干部服从统一调度和安排,发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放弃节假日,战高温、斗严寒,奋战在征迁工作第一线。尤其是征迁的关键时期,乡村干部经常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加班加点。

五年来,我们积极服务服从于“双百”城市建设,充分发扬“5+2”、“白+黑”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一线调度,元山路、振风大道、市军分区、市法院、市公安局、顺安路、雷达站、宁宜城际铁路白泽段、市政务新区综合项目等重点项目征迁强力推进,累计完成征地面积4000余亩,拆迁面积近44.5万m2。目前,市体育中心及还建点征迁已接近尾声。  

还建,阳光操作暖民心

2011年10月24日,市顺安路及化工总厂保障房安置房项目、市政务新区体育中心保障房安置房项目集中举行开工仪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正和,市委常委、副市长项小龙,市政协副主席殷金福分别出席了开工仪式。当天上午同时开工建设的保障房安置房建设工程是我市今年重点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13亿元。其中顺安路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7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59万平方米,化工总厂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政务新区体育中心保障房安置房建设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17.6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96万平方米,开工的一期工程为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的保障房安置房项目,建设15栋高层,配建有公共租赁住房500套,廉租房200套,概算总投资5.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全部用于市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和东部新城建设中被征迁群众的安置。

在制定还建方案时,乡村(居)先是召开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会、村(居)两委和村民组长会,走访群众,认真梳理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反复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再赶赴合肥等地考察学习,并请来市直有关部门和专家给予指导。深入分析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对社会稳定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平衡各方的原则;坚持制度约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

         民生,织就幸福保障网

在东扩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高潮中,白泽湖乡从农村转变为城市,原有的农民转变为城市的居民。这些曾经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将怎样维持生计?就业、养老、医疗如何得到保障?白泽湖乡负责人说,这才是白泽湖乡党委、政府面临的头等大事!

白泽湖乡一是政策支持就业,倡导就业为荣的良好社会风气。首先,出台政策措施,对自主择业的失地农民和吸纳失地农民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给予奖励。其次,开展评比活动,对失地农民中的“技术能手”、“就业明星”和“就业先进家庭”给予表彰。再次,利用讲座、标语、宣传栏、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对失地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开展就业光荣的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培训促进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一方面,结合重点项目、大型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另一方面,区,乡镇配套资金,出台政策,鼓励引导青年农民就读技工学校。三是社会帮助就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因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工作技能差,很难在市场中择业,而随着乡村变城区,治安、绿化、保洁、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大量的公益性岗位将涌现,很适合安置被征地农民。基层政府可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归口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统筹管理,优先安置失地农民。四是创业鼓励自主,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专家指导、项目推介、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和后续服务八位一体的创业扶持体系;进一步加强创业项目库建设,开发一批适合失地农民创业的项目;进一步优化创业服务,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这样,就可以更有力地促进就业。五是园区带动就业,舞起就业龙头。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环境等优势,按照“向上争国投、向外抓招商、向内搞盘活”的思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招商引资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劳动就业,通过开展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攻坚等活动,大招商、招大商,使大批项目落户,多渠道、多方式地增加就业岗位,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五年来,持续给力民生,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00元。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油菜补贴、退耕还林、计生奖扶、独生子女保健费、家电下乡等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开设农民工和“阳光工程”培训班11场次,培训农民4550人次,新增就业人员2023余人;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力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农合参合率达99.5%,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参保人数达1.8万人;努力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投保达3.1万亩;在8个村(居)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1350人享受城镇居民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746人享受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领域里的重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极大地改善了全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被征地农民织就一张巨大的安全保障网。                    

(颜嘉嘉、王丁宝)  


 

上一篇:区卫生局开展各种形式学雷锋为民服务活动

下一篇:罗岭镇条块结合点面同步 加快推进村庄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