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五横乡“三项举措”助力女性进村“两委”

日期:2012-12-17 21:09:15   来源:   点击:

  五横乡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于8月28日全面完成。在这次换届选举中,全乡5个村(社区)“两委”选举产生委员28名,其中女委员7名,占25%,平均年龄42岁,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4人,其中大专文化1人。同时,担任村“两委”正副职的女性比例有较大提高, 1名女同志成功当选村委会主任,2名女同志当选村(居)委会副主任。

  女性进村“两委”,是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直接途径,也是提高基层妇女参政议政水平的重要手段。五横乡现有5个村(社区),全乡总人口18361人,其中女性人口8906人,占总人口的48.5%。近年来,五横乡党委政府把女性进村“两委”工作摆上位置,纳入计划,稳步推进,全乡村(社区)“两委”成员中女性和女性正职的比例逐届提高。

  一、搭建工作平台 发挥基层女性“半边天”的作用

  农村妇女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五横乡党委十分重视发挥农村女性“半边天”的作用,注重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各村(社区)通过民主选举,使一批年纪轻、有知识、有活力、干劲大、致富能力强的女能人相继走上了村妇代会工作岗位。各村妇代会通过不断创建各种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拓展服务平台,创新工作特色,有效扩大了农村妇女的影响力。如杨亭村妇代会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多的情况,在上级妇联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成立了宜秀区第一家“妇女儿童活动室”,并积极开展以争做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好邻居“五好新女性”和争创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勤俭持家,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家庭卫生的文明户评比活动,大大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此外,该村还发挥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各自然村庄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妇女协会,协会成员5人,通过召开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协会成立后,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强化措施落实 畅通基层女性进村“两委”渠道

  为确保妇女在村(社区)“两委”中的任职比例。我乡在制订村(社区)“两委”换届实施方案中,按照相关法律和上级有关要求,明确提出要保证女性比例。同时,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会议、宣讲等有效形式,宣传有关女性进村“两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宣传农村妇女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为争取更多女性进村“两委”班子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积极引导,激发女性参选热情。对那些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度高的女性,进行积极引导,激发她们参选参政的热情,为她们顺利当选营造良好的环境。三是严格落实政策,做好女性进村“两委”工作。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安徽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及省、市、区会议精神,确保每个村(社区)必须有一名村“两委”女性成员。同时,在选举产生村民代表过程中,确保女性代表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这次全乡三个村共选举产生村民代表235,其中女代表84名,均超过三分之一。

  三、注重培养锻炼 增强基层女干部参政议政能力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基层女干部的综合素质。以在全区广泛开展的乡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为契机,鼓励督促乡村女干部采取个人自学、函授学习、党校学习、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进行“充电”,不断提高基层女干部的知识层次、法律意识、参政意识、竞争意识。换届后,女性“两委”委员的综合素质较以往有明显提高,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特点:平均年龄42岁,最小只有24岁;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7%,其中党员6人,占86%。二是加强实践锻炼,提升基层女干部的工作能力。为让基层女干部能尽快适应复杂的农村工作,乡村两级十分注重基层女干部的实践锻炼,与男同志一样,给女干部交任务、压担子,让她们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在复杂环境中锻炼成长,不断提高她们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经过多年的培养,新当选杨亭村村主任的程桃青同志,2011年被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妇联联合授予省“百名优秀女村官”称号,同时被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五横社区年仅24岁的社居委委员董一群当选为市人大代表。三是加强基层后备女干部、女预备党员队伍建设。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基层后备女干部、预备党员人才库,做好动态管理,并将培养成熟的优秀女性及时推荐到村(居)领导岗位上,确保女干部选拔、培训工作保持连续性,超前性。(朱华兵 黄琴琴)

上一篇:市司法局到白泽湖乡指导普法信息化工作

下一篇:积极建言献策 共促宜城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