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宜秀区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日期:2012-12-17 21:09:55   来源:   点击:

  近年来,宜秀区坚持把正确选人用人作为最大的导向、最大的形象,积极推进干部选任的改革创新,着力加强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建设。在今年的乡镇党委集中换届中,坚持把乡镇党委换届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换届中集中运用并检验已有改革成果,使整个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在阳光下运作,有力地促进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的提升。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提高公信度。一是看德行。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突出德在干部标准中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把德作为选人用人的前提和先决条件。500余人参加了乡镇党委换届初步人选的民主测评和推荐,200余人参加了个别谈话,初步人选同时征求了执纪执法、计生、信访等部门意见,把好了新一届党委组成人员考察对象的“入口关”;二是凭实绩。转变用人理念,从重职务转向重职责,变“谁该提拔”为“应该用谁”。选准用好能百分之百完成任务的人,真正让干部用业绩说话,让业绩为干部说话。乡镇党委换届之初,区委即派出考核组奔赴各乡镇考核领导班子和干部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届期内工作业绩,积极稳妥地推行了干部交流,交流轮岗干部13人,其中区直机关与乡镇之间交流6人,乡镇之间交流6人,交流轮岗的幅度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大了对乡镇二级机构负责人的交流力度,增强了乡镇干部的活力,实现各层次干部的大融合,社会反映较好;三是重一线。建立来自基层和发展一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鼓励年轻干部工作在一线、提高在一线、成长在一线。同时,将非领导职务的配备向长期在一线勤恳工作、实绩较为突出干部倾斜。选派了3名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乡镇党委换届候选人,选拔了5名乡镇中层干部挂任助理,重点参与园区发展、招商引资、重点工程建设等工作, 5名表现优秀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实践证明:用人导向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牢固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品德高尚、能力出色、实绩突出、作风正派、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上来,使选任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扩大选人用人民主提高公信度。一是拓宽视野。召开乡镇换届考察干部会议,对新一届乡镇领导班子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民主推荐;召开全区领导干部会议,民主推荐新一届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人选;召开区委全委会议,从机关事业单位副科级干部中民主推荐乡镇、街道党委委员候选人,实行干部选任差额制度,候选人的差额比例均在20%以上,变“好中选优”为“优中选强”。二是阳光操作。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全程公开,在乡镇换届考察前,发布乡镇换届考核考察公告;在乡镇党委书记提名阶段,区委组织部把所有符合条件的提名人选印制成《干部名册》提交全区领导干部大会进行民主推荐。对乡镇换届中提名情况、民主推荐、测评结果、考察对象情况均通过常委会议的形式予以公开,并将考察结果向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反馈,进一步扩大了干部群众的知情权。提名的候选人均通过党务公开栏向广大干部群众公示,确保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真正使干部顺心、群众满意、上者服从、下者服气。三是严格规范。认真落实省、市委关于乡镇党委换届的班子配备结构要求,区委多次召开书记办公会、常委会听取考察组的汇报,就人事安排问题反复沟通酝酿,专题征求人大、政协的意见,并实行区级领导干部联系点负责制,抽调专班对乡镇党委换届工作进行全程指导,确保选举工作组织领导有力、法定程序落实、步骤不减少、标准不降低。全区6个乡镇(街道)同步召开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乡镇(街道)党委、纪委领导班子。新一届党委委员均以高票当选,一次性选举成功。

  实践证明:选人用人视野越开阔、程序越规范,越有利于公信度的提高,越有利于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在干部选任过程中坚持正面引导、阳光操作,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从而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准确度。

  强化选拔任用监督提高公信度。一是部门联审。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联合把关审查考察对象廉洁自律、经济责任、计划生育、信访维稳等方面的情况,构建多部门相互配合、协调运作的监督格局。二是强化监督。严明换届纪律,区纪委、区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严肃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纪律的通知》和《严肃换届纪律工作安排表》,对换届工作中相关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区委组织部设立举报电话;印制了便于携带的《换届纪律提醒卡》2000份,发放到全区领导干部、乡镇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手中,让“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内容深入人心;在对乡镇党委换届进行考察前,向与会人员提前发放了《给参加推荐人员的函》526张,并将回执全部收回;签署了遵守换届纪律承诺书526份;结合民主推荐大会,共发放调查问卷670份,了解党员干部对换届纪律规定的知晓情况;在乡镇、街道党代会召开期间,发放606份《给党代会代表的函》,测评当地换届风气,换届满意度测评群众满意率达95.7%,换届期间未收到干部群众来信来访举报。

  实践证明:监督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最好的爱护。必须严格干部选任程序,强化全程监督,让干部选任工作置于各方面的有效监督之下,使监督真正成为干部选任的防护网和干部成长的保护墙。(郝艳艳)

上一篇:市人大领导到五横调研《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行情况

下一篇: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监测培训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