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建设工作。今年以来,该区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市民生工程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民生工程目标任务,超前谋划,切实细化分解各项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责任,积极筹措资金,狠抓工程进度,全区各项民生工程推进总体态势良好。
截止到6月底,该区今年确定的35项民生工程全面推进,上半年累计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菜蓝子工程、残疾人救助等4项民生工程提前半年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补助到人的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全区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92.8%,稳居全国先进、全省第一。6月中旬,全市校舍安全工程宣传工作总结推广现场会在该区成功召开。特别是灾后重建安置工作进展迅速,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赢得了震区群众的广泛赞誉。与此同时,该区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力地推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为确保全区35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一方面,该区注重早谋划、抓基础工作,早发动、抓项目实施。早在2010年底就召开专题会议,提前谋划2011年民生工程实施工作,要求民生工程项目申报要切实符合实际。同时,今年2月下旬,针对省、市今年民生工程项目新增内容及具体调整项目,该区及时下发文件,要求区直民生工程牵头责任单位抓紧与市主管部门联系对接,做好2011年民生工程项目及目标任务落实工作,对项目实施要求早安排、早布置。
同时,该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分解落实任务。该区将民生工程工作列入区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区政府召开区长办公会议布置民生工程工作。并按照2011年民生工程工作任务,结合人员工作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区民生工程领导小组。要求各主要责任单位和协同责任单位密切配合,明确分工,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并在3月23日,及时召开了全区民生工程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11年民生工程工作。区政府还及时下发了《关于宜秀区2011年实施35项民生工程的通知》(宜秀政发[2011]10号)和《关于分解落实2011年全区民生工程目标任务的通知》(宜秀政发[2011]9号)文件,对已确定的35项民生工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要求各责任单位制定细致、稳妥的实施方案。今年新开工项目要尽快做好前期工作,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相关要求,完善落实招投标、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等各项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各责任单位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认真组织实施;各乡镇强化基础工作,优化实施环境,全力抓好落实。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形成良好的工作合力。
另一方面,该区努力筹措配套资金,强化工作协调和督查力度。今年该区实施的35项民生工程,根据测算各级约需支出资金1.3亿元,其中区级配套资金近1300余万元。该区政府在区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积极组织收入,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一般开支,努力筹措民生工程地方配套资金。同时,该区还建立健全民生工程综合督查及民生工程进展情况每月通报制度,强化民生工程调度、推进民生工程工作。区政府建立了领导包干责任制,6月下旬,区政府分6个督查组,由包干负责各乡镇(街道)民生工程的分管区长带队,对全区民生工程开展了综合督查,并建立督查档案。加强考核奖罚,更加注重过程考核,过程中的基础资料等基础工作都量化分值;更加注重日常进度考核,与省市区综合督查考核结果挂钩。
与此同时,该区注重强化早宣传、抓长效机制建设。一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市、区各级新闻媒体,介绍今年35项民生工程的政策措施、投入情况和工作要求;组织新闻媒体记者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对民生工程有效实施给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带来新变化的典型事例进行重点报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优势,切实提高民生工程的社会知晓度;二是开展走访基层群众活动。该区民生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从事民生工程工作的党员干部,结合全区开展的“领办项目惠民生、结对帮扶贴民心”活动,分期分批下基层进社区,向广大人民群众解读民生工程政策,帮助解决生产活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填写《社情民意调查表》,提高民生工程的群众满意度;三是开展送戏、送政策下乡活动。区民生办组织区民生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乡镇开展“贴民情、听民意、惠民生”的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民生工程宣传册、展板和现场政策解答、民生工程文艺演出等形式宣传民生工程政策,提高民生工程的群众知晓度;四是开展致城乡居民一封信活动。区民生办编印了致城乡居民一封信,共计1000份,在宣传活动日进行发放,并在各乡镇(街道)村务公开栏张贴,宣传政策,提高民生工程的满意度和支持率。(程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