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font color="#FF0000">洪水线上党旗红</font>

日期:2012-12-17 20:41:24   来源:   点击:
——记战斗在宜秀区防汛抗灾一线上的共产党员们

  2010年的盛夏注定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自7月8日开始安庆地区发生的持续暴雨天气,尤其是7月13日安庆城区发生的百年一遇的强降雨,造成宜秀区境内的内河湖库水位猛涨,多处路段积水,部分区域内涝严重。一时间,区内部分村庄及农田受淹、水库暴满,全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截止7月17日,全区已有4684公顷农作物受灾,受灾人口达7.51万余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870万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雨情、水情、灾情,宜秀区委、区政府和区防指迅即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动员全区上下立即行动起来,把防汛抗洪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投身于防汛抗洪的战斗中,尤其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大灾面前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周密部署安排、奋力抢险救灾,挽救了险区人民群众生命,杜绝了一场又一场重大灾难的发生,推动了应急防汛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

  “当干部就得心里装着群众”

  7月13日20时,宜秀区白泽湖乡芭茅村双山组一处山坡发生山体滑坡,直接影响到周边两户居民安全。险情就是命令,险情发生后,该乡乡、村两级干部摸着1米多深的山洪水,将2户6口人及时转移到其亲戚家和大枫敬老院。目前,这两户人家的生活秩序井然。

  事情的妥善处理并非偶然,这得益于视人民为父母、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基层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和乡、村党委、党支部(支部)书记,在紧急关头带领干部群众及时预警和转移。从该乡党委书记李双胜到村党支部书记王付平,他们用实际行动在危难中接受了人民的考验,树立起了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光辉形象。自抵达现场那一刻起,他们就一直站在泥泞中,组织指挥群众转移,汗水湿透衣背,泥浆糊满全身也浑然不觉,只是一心牵挂着群众的安危,直到确认群众全部安全撤出。该村支部书记王付平说,“无人伤亡的功劳是大家的,作为一名老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当干部就得心里装着群众,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为他们分忧”。正如当地一位群众所说的那样,“现在的干部们把群众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有危险、有困难时总是很快来到群众身边,有时亲兄弟亲儿子都比不上这些干部,共产党员不是亲人胜亲人啊!”

  “基层党组织就是要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同样,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也给宜秀区大桥街道圣埠社区带来严峻的考验,由于7月13日的特大暴雨,圣埠社区的10个居民组中有8个居民组受灾十分严重,有的居民住处被雨水淹没,无法出行,情况十分危急。尤其是该社区的圣埠、民利等组居民受灾最为严重,有50余户居民家中一楼被淹,积水最深处达到2米。

  大灾面前,生命无价。危急之时,圣埠社区的党总支书记陈杰带领党员干部和青年民兵坐上两艘冲锋舟在污龊的泥水中展开紧急救援,救助居民脱离险区。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居民的齐心协力与互助下,先后救出了50多名居民,其中4名幼儿、8名儿童。

  在安全转移被困居民后,为确保当地群众安全,圣埠社区还对受灾区域进行断电。在特大灾害面前,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他们不畏艰险、不辞辛劳,不仅表现出令人钦敬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政治素养,更成为抗洪救灾的中流砥柱。

  “一名党员干部就是一盏明灯”

  7月8日以来的持续强降雨和7月13日的特大暴雨,使杨桥镇的众多圩口成为泽国。在宜秀区杨桥镇,境内河水陡涨、各大水库告急,灾情不断发生,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作为负责该镇重点圩口——胜利圩防汛工作的该镇副科级干部肖仁庆更是身先士卒,置生命于度外,第一时间奔赴抗洪一线开展抢险,带领镇机关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深入包保村查看汛情,及时为村民排忧解难,并妥善处置防汛抢险事宜,尽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7月9日,长期超负荷工作的肖仁庆突感身体不适,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当接到部分水库告急的通知后,他又带领工作组成员火速赶赴负责的圩口,查看汛情、险情,协调、指挥工作。在之后的连续几天中,雨仍在不停地下,但每天都能在全镇各个圩口看到他来回奔波的身影,查看水情。7月13日突降暴雨,镇内各大水库水位猛涨,防汛已进入紧急期,市、区防指迅即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原本安排到医院住院的他听到消息后,毫不犹豫,又奔赴现场,跟群众一起扛砂包、筑堤坝,现场指挥,忙得满头是汗,直到天黑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程。

  这就是我们的共产党人的真实写照,一群在风雨之中用行动写就忠诚的人民公仆;一群在危难之际尽显英雄本色的民族脊梁……(程皖生)

上一篇:宜秀区各乡镇卫生院积极开展汛期防病防疫工作

下一篇:段敦厚:用防汛抗洪实效检验创先争优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