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甘当“职业农民”的大学生

日期:2013-04-02 21:26:24   来源:   点击:
    在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中心社区,余兴明是有名的“种粮大户”,承包700亩田地,不仅种植庄稼、种植蔬菜,还养鱼、养鸡、养鸭,一年下来纯利润在40万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连他的大学生儿子都主动放弃工作,立志回乡当起职业农民——
     3月31日下午,在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中心社区700亩地家庭农场内,成片满目青翠的小麦苗长势喜人,一名学生模样的年轻小伙子正在给小麦打药,进行小麦赤霉病防治。
     眼前的这位小伙子就是余兴明的儿子余东旭,看到我们走过来,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介绍道:“我是2011年从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在池州路桥交通路港公司工作一年多时间,月工资2600元,因为看到家里承包农场忙,需要人手,当时心里就想,与其在外给人打工,还不去趁早自己出来创业,再说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纷纷出台意见,鼓励大学生到农业生产领域就业创业,所以就索性辞职当起了职业农民。”
    今年45岁的余兴明一家三口,目前都是这个小农场的经营者。余兴明家以前是做农机服务的,买了几台大型机械,农忙的时候帮助人家干活挣点钱,2007年和村民共同成立了农业机械作业专业合作社,2009年承包了这700亩的田地,才开始规模化的种植。
    在余兴明家的农场,我们一眼就能看到停放在大门两侧仓库里的各种大型机械,从耕、播、育秧、插秧、植保到收割,非常齐全。“刚到农场的时候,自己学的专业根本一时在农场派不上用场,简直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学,从学机械操作、机械维修、农机农艺培训,到学农作物的田间管理等,再到推销农作物等。因为家里农机多,农忙时除了保证完成自家农场机械化操作外,还要帮助周边种粮大户进行机收、机插,农闲时一般都是进行必要的田间管理和清沟清水,有时也上门帮助周边种粮大户维修农机。”余东旭自豪地说,“看到自己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亲手种出了小麦、稻子,学会了管理蔬菜大棚,还能将自己养殖出来的家禽卖了出去,真的很开心”。

    “这两年,儿子的确帮了农场大忙,全身心投入农场的每一项生产管理环节,干活管理样样在行,看到儿子真的在农场有了用武之地后,以前还担心儿子是不是真的愿意当职业农民,现在这些顾虑全打消了。”余兴明欣慰地说
  规模化的种植,让余兴明的农场有了丰厚的利润。700亩的田地,一年下来纯利润大概在40万元以上。在余兴明看来,这些主要因为规模化、机械化程度高,种子、农药、花费等的成本少了很多的原因外,自然也少不了儿子来农场后提出的许多科学“创举”和提供的农技支持,也让庄稼产量增加不少。“你看,这些都是太阳能吸虫灯,这样一来,农作物就可以少使用一些农药了,这也都是儿子的功劳啊。”
余兴明指着林立在田间的照明设施,笑着说。
    “去年,农场里的水稻平均亩产达到了1300斤,小麦的亩产也有700多斤。”经过几年的辛勤打理,余兴明的农场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余兴明说,本来自己不想再扩大农场规模,可自从儿子到了农场后,他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儿子的创业理念新,想利用这些田地,走绿色、生态、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道路。除了传统的水稻和小麦种植,想着往精细品种发展,以后他还想种草莓,想利用农场里的池塘开设垂钓休闲服务,还会开发农家乐项目。余兴明对儿子和脚下的这片希望的田野充满了信心。
(方华  丁厚祥)  

上一篇:五横乡严控青山白化“回潮”和森林火灾

下一篇:市党建检查组到宜秀区检查基层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