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多举措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日期:2013-07-23 14:57:09 来源: 点击:
近年来,宜秀区立足区位、资源、产业优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题,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重点,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舞龙头、建基地、活中介、促增收,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步伐明显加快,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连续五年在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评比中位列宜城板块第一,全区拥有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4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家,5000万元以上10家,全区龙头企业实现生产总值33亿元,同比增长12.7%,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24.5%。
舞龙头。该区整合优势资源,发展了一批上连市场、下连基地的农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如季牛水产养殖公司已成长为集水产养殖、加工、销售、休闲渔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建有国家级水产良种场,是安庆重要的商品鱼蟹生产基地之一,产品远销北京、福建、“长三角”等地,成为全市水产行业效益最佳企业和利税大户之一;金隆园公司提高产品附加值,打入国际市场,带动宿松、望江、大观等地蔬菜基地2万亩,年营销收入达亿元;龙泉生态农林公司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建立产学研共同体,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家庭农庄转变,公司推广种植蓝莓、桑椹、核桃、杨梅、瓜蒌、银杏树、红豆杉等20多个品种,新建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80亩。兰鑫温室花卉年生产销售蝴蝶兰、红掌等盆栽和鲜切花80万株,为进一步拓展花木产业链,拟入驻正在筹建的五横花卉苗木大市场,规划建设850亩的龙山生态农业示范园,逐步将花卉苗木生产销售与旅游观光、农家乐休闲融合发展。
建基地。该区适应城市需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城需型农业,产业发展快速集聚。沿大龙山脉建立林果茶叶基地,依托破罡湖、石塘湖、菜子湖建立优质水产品、水生蔬菜和水禽生产基地,白泽、大桥均已建成10万只商品蛋鸡养殖基地,畜牧业规模养殖占总产半数以上。余湾水果、余墩花木根雕、白泽莲藕、芭茅四季葱、杨亭 有机茶等“一村一品”亮点纷呈,“农家乐”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旺旺、五谷香、黄梅飘香、家德福、香飘飘、良丝益友、佳美饮料等食品加工企业已经形成产业集群。该区也因此获得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称号。
活中介。该区切实加强监管,严抓农产品生产、质量、销售各个环节,架起产供销一体的链条,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全区已建设6个农产品交易市场,青园农机市场为同类市场全省第一、华东最大,圣桥瓜果市场交易量占全市九成以上,年交易额达亿元。农民经纪人队伍规模庞大,紧密联结市场和农户,推进大米、水产品等外销京沪及周边省会城市。与此同时,该区还依托协会组织,把分散农户组织起来,以技术和信息服务为纽带,组建覆盖全区各地的农民协会和合作组织36家。永兴农机合作社、罗岭土地流转合作社、龙祥水产养殖合作社评为省级农业专业合作社,鲍冲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等6家合作社荣获市级优秀农业专业合作社称号。
促增收。强抓品牌和标准体系建设,在拥有现有品牌的基础上,区内各龙头企业加快新品种开发和成果转化,上马技改项目,促进产品升级改造,新技术、新品种进一步得到推广应用,确保企业增产、增收。先后引进甜玉米、太空莲、高山茭白、蝴蝶兰、翘嘴红鲌、黄颡鱼、三元杂交猪等十几个新品种,绿仙生态公司引进新型优质品种后,形成全市最大的优质果蔬种植、加工、储藏、销售为一体的企业。成功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及生产基地4家,3家企业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认证。填补了安庆市三区“三种食品”的空白。2012年,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9410元,有一半收入都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
(曾凡亮 方华)
上一篇:走出去 引进来 宜秀区招商引资工作特色明显
下一篇:市总工会主席姚永恒来我区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