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宜秀区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大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区人口计生委发挥部门优势,主动融入积极开展美好乡村建设,以推进生育文明为切入口,突出抓好人口文化建设与政策利导工作,注重做好结合、融入文章,为美好乡村建设营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
一、强化阵地建设。全面加强计生服务阵地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全区5个基层服务所和58个村居的“三室二中心”服务网络全部建成。所有服务机构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标牌标识,统一外观形象,表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特色。并建成高标准、高规格的城市社区生活E站3座,农民幸福生活E站1座,其中大桥街道桥北社区城市生活E站今年已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并得到市计生领导的高度赞许。以“区站为龙头、乡所为枢纽、村室为基础”计生服务网,为全区广大育龄群众免费提供计生知识宣传、政策指导、计生技术服务及家庭发展指导等多方面服务。同时社区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显著加强,实现了互联网全覆盖,切实优化了新型人口文化传播环境,能够不断向广大群众传播健康生活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式。
二、优化宣传环境。大力宣传美好乡村,充分发挥区、乡、村三级健全的人口计生组织网络优势,广泛宣传《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为美好乡村建设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广大育龄群众积极主动参加美好乡村建设,共建美好和谐家园,大力宣传婚育新风。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以区站、乡所、村室为平台依托,乡村人口学校阵地作用从观念、科技、技能等处入手,加强对广大育龄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育龄群众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通过深入宣传,引导农民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文明出行、文明交往、文明办事、文明生活,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形成邻里和谐、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着力优质服务。积极配合美好乡村建设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开展活动,引导农民投身美好乡村建设。加快人口文化覆盖渗透。积极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村民自台示范村(居)”活动,向全区广大育龄群众发出倡议,号召他们行动起来,美好乡村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净化家庭,美化家庭,防止出现“屋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现象。开展送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系列下乡到村服务活动。从区人口计生服务站和乡镇计生服务所抽调技术骨干,组成服务工作组,带着医疗仪器、药品药具,为广大育龄妇女一边进行免费义诊服务,一边宣传生殖健康、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妇科病防治等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减少因病而贫的现象发生。
四、推进政策利导。建设美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区人口计生委牢牢抓住提高计生家庭幸福指数这个中心,积极抓好计生政策利导工作,帮助群众增产增收。一是全面落实独生子女保健费,每年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240元,目标人群覆盖100%;二是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扶政策和计划生育家庭特扶政策,对奖扶对象每人每年给予不低于960元的扶助金,对特扶对象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每人每年2640、3240、3480元特别扶助金;三是全面落实孕前优生免费健康检查项目,目标人群覆盖100%;四是落实计划生育长效节育措施全覆盖,对依法生育的农村二女户、非二女户、环埋手术落实绝育手术的,分别给予2000、500元、100元一次性奖励。五是对农村独女户和双女户家庭,在推行各项公共福利政策和公益服务时给予优先照顾,维护留守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六是扎实开展人口基金项目资助工作,在计生贫困家庭子女助学成才活动中区级领导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对失独家庭区级领导开展了“亲情牵手”活动;七是对特扶家庭实行有线电视免费看,承包的耕地实行免费机耕、机插、机收作业服务。八是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计生家庭优待政策,对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三级以上)后未再生育夫妻(女方年满49周岁)、节育手术并发症人员(三级以上)等缴费困难群体,政府按照最低缴费标准为其代缴全部养老保险费并同时享受缴费补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生子女父母和落实绝育措施的农村双女父母参保,在享受缴费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再增加30元。(区人口计生委:何申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