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政府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投资审计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伴随而至的审计风险也随之提高。为了有效防控政府投资审计风险,宜秀区审计局结合党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初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资审计管理办法。
一是加大了对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工作的力度。宜秀区审计局通过建立一系列政府性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投资审计项目的管理工作。在机关审计人员不足、专业技术力量欠缺的条件下,继续推行社会中介机构协审工作制度,中介机构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审计组成员,协助审计,实现了工程价款结算审计限额以上全覆盖。
二是加大了对投资项目送审工作的管理力度。(1)严格实行政府投资计划管理,所有报审项目必须报经政府批准;(2)对待审的建设项目,区审计局及时函告建设单位限期报送资料及资料内容;(3)及时了解协审计单位对建设项目的审核情况,严把进度关,推动审计进度;(4)对报审项目资料不全或暂不具备审计条件的,及时退回建设单位并告之原因;(5)建立健全审计项目信息库和台账,我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办公平台,对全区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基本信息进行摸底排序,便于及时掌握项目动态和信息,适时安排审计。(6)“滚动安排”工程结算造价审计,基本做到了条件具备一个,审计一个。
三是全面推进投资项目全程跟踪审计工作。宜秀区审计局在总结对大湖风景区、元山路两个还建点工程开展全程跟踪审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对工作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地进行总结推广。通过不断磨合,跟踪审计组与建设单位、代建单位以及施工单位间的协调衔接工作明显增强,支持配合力度进一步加大,跟踪审计工作程序更加规范。
四、进一步完善投资审计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1)排查廉政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围绕权力运行,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内外结合的方法,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等多种形式,全面查找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2)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各股室要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和评定的风险等级,制定出防控措施,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3)建立风险监控处置长效机制处置机制,通过信访举报、案件查处、审计回访、经济责任审计、干部考核、网络舆情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岗位行政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以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处置机制,通过廉政风险监测机制,对已发现的廉政风险,及时向有关岗位个人发出预警信号,采取谈话函询、警示诫勉、责令纠错等处置措施,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化解廉政风险。
近三年来,宜秀区审计局实施投资审计项目75个,其中跟踪审计项目12个,工程价款结算审计项目63个;完成审计项目39个,审减工程价款2465万元,平均核减率达12.83%。不仅节约了大量政府财政资金,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有效降低防范了政府工程投资领域可能出现的腐败隐患。(倪雪梅 汪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