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6,家住宜秀区罗岭镇的龙彩珍老人带着2岁的孙女在路口下了车,赶往芭茅山祭拜自己的母亲。村长王将来一边指引着老人在笔记本上登记好名字、所在镇村,一边检查龙女士带的祭品。老人只买了两刀纸还有几束塑料花。王将来指着老人袋子里的裱纸说:“山上有专门的祭祀点,这些裱纸必须到祭祀点焚烧,上面会有专门的管理员帮你。”
登记结束后,记者跟着龙女士一起上了山。行走百米左右,抬头可以望见芭茅山上数不清的坟茔。祭祀点设在山腰低平处,今年已经70岁的程才正是这个祭祀点的管理员,见有人祭祀,程才正急忙迎上去说:“大姐您好,所有纸钱请在祭祀点焚烧。”程才正告诉记者,这座山头总共有3个管理员负责祭祀点焚烧工作,两个守在山脚处,他负责山腰,早上5:30就起床,还没到6:00就已经在这边蹲着了,早餐是自家带的芋头,中午在村部吃盒饭,晚上6:30才能结束。“每天到现在这个点,是人最多的时候,丝毫不敢懈怠,这已是第12天这样值班了。”程才正用双手撑着腰间,轻轻地扭动着身子说,“还得熬几天,过了清明就不用这么起早了”。
据王将来介绍,芭茅村总共有4个祭祀点,5个入山口20人负责上山登记,与此同时,设置了12个森林防火宣传展板,固定标语、宣传单页印刷500余份,发放了绿色殡葬文明祭祀倡议书,联合白泽湖派出所警力巡察、乡政府机关干部蹲点,组织森林防火小分队,充分利用小喇叭、流动喊话器等工具循环播放“严禁明火上山,倡导文明祭祀,建设绿色宜秀”宣传用语。王将来说,村民森林防火意识已经有很大提高,虽然3月12号左右清明祭祀就已经陆续开始,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祭品都是以鲜花、水果为主。
见习记者 毕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