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日全市启动殡葬改革至今,已经过去三周多时间。目前,我区境内未发生一起因群众不能接受、不能理解而引起的纠纷,全区新亡人员无一例土葬情况发生。这与区、乡民政部门全体干部职工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对具体事情的身体力行分不开,他们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温暖贴心的服务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
殡葬改革刚刚启动,我区就组成了由区民政局牵头,各乡镇(街道)民政办以及当地熟悉情况的村民组成的殡葬工作服务队。他们不怕累,不怕苦,在殡葬改革中打头阵,冲在工作一线。用自己的热情和耐心温暖着这些刚刚失去亲人的人们。4月1日当天,罗岭镇有三人去世,服务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政策宣传,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同时还带来了卫生院的医生和派出所的民警,在确认死因后,当场开出死亡证明,并电话通知市殡仪馆的车辆,接下来是陪同家属一道来到殡仪馆帮助安排相关事宜,待一切安排妥当后,再送逝者家属回到家中。这样的一个流程,他们来来回回不知道跑了多少趟,但丝毫没有怨言。罗岭镇民政办的程许继告诉记者:“我们所做的一切,跟他们失去亲人的伤痛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种时候他们都能支持政府的工作,我们累一点苦一点算什么。”大桥街道办事处民政办的胡晔,是个三十岁的女孩子,刚上任的第五天,凌晨4点就接到第四人民医院的电话,说大桥办一位居民去世,她五点就带着服务队赶到现场,天刚蒙蒙亮,她没有丝毫的畏惧,安抚家属,安排各项工作,在场的所有人都被她的果敢和认真所折服。
为确保殡葬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区、乡民政部门在人少、事多、任务重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奉献精神,早在清明祭祀期间,区民政局就印发《绿色殡葬文明祭祀倡议书》82000份,《致全区广大市民一封信》10000份,并通过宣传车全区范围内巡回播出;在大龙山镇、杨桥镇、大桥街道等祭祀人群集中的四个卡点,开展了两天的志愿者宣传活动,使殡葬改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自4月1日起,区民政局取消了节假日和双休日,每天安排人员轮流值班,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区、乡民政部门接到殡葬信息报告后,不论白天黑夜,工作人员都会不辞辛劳赶赴现场,宣讲政策,耐心细致做好丧属思想工作,及时果断处置突发情况,积极协调与市殡葬服务单位的对接工作,为死亡人员遗体火化安葬提供贴心服务,真正做到让“逝者安息、生者安慰”,用优质服务赢得群众对殡改工作的支持。(张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