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宜秀区:“四个一”群众工作法 服务群众零距离

日期:2014-06-12 22:07:21   来源:   点击: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宜秀区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全力推行“四个一”群众工作法,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把服务做到群众心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一“站”方便群众,拓宽渠道强服务。结合办公用房清理整顿,区、乡、村腾出办公用房挂牌设置各种服务场所,为职工、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今年区政府在一楼设置医务室方便机关干部就医,区司法部门除了在区政府设立法律援助办公场所外,还在大桥街道芭茅巷社区新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大厅,开通了“12348”法律援助咨询热线,便于群众及时求援。各村(居)设立代办点、法律援助联络点等,每天安排人员值班,对群众诉求和信访事项登记在册,采取“相关材料一次告知,办理之前一次提醒,上报乡、区一步到位”的方式,在村(居)务公开栏内和代办点上公开代办事项、办事流程、村(居)干部轮值表,群众可以直接在家门口办理一些简单事项。
 一“台”晒晒业绩,比学赶超促发展。依托区内新型媒体平台,通过整合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资源,建立”“台账”定期晒工作业绩等多种形式,营造“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竞争环境。在《宜秀网》公示公告栏中,动态发布区、乡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任务和进度;利用手机短信平台每天公布今年开春以来实施的“森林防火、殡葬改革、绿色长廊、三线三边”等重点工作实施进度;在电视平台专门开辟《转作风、促效能、话发展》电视访谈栏目,以现场采访形式,对区政府组阁局(委)、6个乡镇(街道)以及三大平台的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访谈,及时反映各地各单位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统筹兼顾、注重结合,高效完成本单位年度工作任务的务实作风和发展举措;在乡镇政府电子显示屏上及时公示工作安排及重点项目建设等,以“倒逼”机制实行挂图作战,限时办结,激发乡镇(街道)比学赶超的工作热情和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一“志”记录工作,跟踪问效抓落实。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区区、乡、村各级干部职工每人一本工作学习日志,专门用于记录每天工作要点、完成情况、走访群众记录及工作思考,促使干部工作量化记录、有据可考。为确保全区各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得到落实,区委每两周定时召开一次书记碰头会,区政府每周召开一次常务会议,各乡镇(街道)、三大平台、区直各部门、村居全部推行一周一例会,研究部署近期主要工作,并对各级党政班子成员、分管干部工作日志一查一点评制度,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点评中,让干多、干好的干部更有工作劲头,让不干、少干的干部坐不住,真正让干部“走”下去,上门为群众服务。
 一“箱”收集民意,群众意见不白说。区级领导定期在信访部门开门接访,认真了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在区、乡两级政府、各部门单位、行政村办公楼或便民服务大厅内设置意见箱,同时在网络上公布意见征集热线和电子邮箱地址,广泛搜集民情民意,指派专人负责意见箱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和登记群众意见,同时建立登记销号制度,对办结的事件及时登记并销号,确保群众意愿“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针对区机关干部路途较远方便群众办事有影响的问题,将上班时间进行合理调整;并在森林防火期间,取消机关干部双休日,以方便群众办事。截至目前,该区对收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均能按照执行政策予以解决,对暂不符合政策条件的诉求做好解释工作,问题解决率近90%,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方华)

上一篇:区领导到广电局调研指导工作

下一篇:市政协副主席盛云生、市政府咨询室副主任光嘉元率队到杨桥镇调研生态文化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