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7月29日安庆日报:“走,到文化站去!”

日期:2014-07-29 13:47:11   来源:   点击:
“走,到文化站去!”
本报记者 罗少坤 本报通讯员 陈秀根 陶效敏  
 
活跃的课堂
  
  还没进教室,记者便听到一阵钢琴音。7月22日上午8点20分,离第一节课上课还有10分钟,葫芦丝老师查家林已经提前来到教室,学生也多已到场。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再翻到54页,我们来练《新疆舞曲》。”查家林弹着电钢琴对同学们说。10多位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两手拿着葫芦丝,跟着查家林的节奏,不断地变换调子吹奏,桌底下的一只脚也跟着节奏打击着地面。“接下来我们做双吐练习。”查家林带着手势说道,“先不练吐,先练发音,音从舌根发出,发‘ke’的音,来跟着我做……把书翻到152页,念字法比较多……”查家林走下电钢琴,拿着书走到同学们桌前,反复教大家做着发音。当电钢琴和葫芦丝一齐奏起时,声音响彻了整个教室。
  “每天上午3节课,一节课一个小时,提前来的或者等待上后面课的学生可以到电教室看看电视或者到阅览室看看书。”文化站站长韩可为说。在文化站二楼电教室,四五个孩子在座位上看着动画片。四年级的汪秋雨是饶坂小学的学生,她报了葫芦丝和书法两个班。她说,她被分在葫芦丝二班,10点半上课,书法班是每周一三五才有,葫芦丝的课是每天都有。学了20多天了,加上以前也有基础,现在可以吹奏一首完整的曲子了,书法也有进步。汪秋雨的同学章磊报了声乐和书法班,在等着9点半的第二节课。暑假上培训班期间,他们都由各自的父母接送。上午的3节课,每节课开课前总有家长牵着孩子陆续前来。孩子们背着书包,带着葫芦丝和水壶来到文化站。
  据了解,白泽湖乡文化站从前年开始开办免费的培训班,其开设课程和报名人数都在逐年递增,今年开设葫芦丝、声乐、书法三个班,报名人数达到50多。今年培训班从7月1日开始上课,为报名的学生提供免费的培训,让他们过一个丰富的暑期生活。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从8点半开始上3节课,下午因为天气炎热,不安排课程,培训班将一直持续到暑期结束为止。
  质量的提升
  
  “不收学费的培训班,也许会让一些家长疑虑,担心这教学质量会不会太差。”韩可为说,“但是我们肯定是要确保教学质量的,开哪些课程都是基于我们拥有的硬件和软件条件的,不是讲开的班越多越好,招的学生越多越好。”
  第一年,培训班只有一门书法课,由韩可为自己教,报名的学生也只有16人。到今年这第三个暑假,报名学生超过了50人。华晓武和韩冰是声乐老师,韩冰会弹古筝,在开设器乐课前有考虑过古筝班。韩冰说,一架古筝要上千元,不是所有家长都会买,而她自己的一架古筝又不够学生练习,所以去年的教学成果令她不是太满意。
  与古筝不同,葫芦丝价格便宜,又有查家林老师教,所以文化站开设了葫芦丝班。为了更好地教授葫芦丝,文化站特地从白泽湖中心学校借来了一台电钢琴。去年,华晓武自掏腰包,购买了二三十只笛子和6台电子琴送给学生。
  培训班的4名老师中,有文化馆长、文化站长、小学副校长及大学生,他们都是自愿教课的,发挥各自的特长,虽然天气炎热,但是乐在其中。
  查家林根据学生的葫芦丝基础,把他们分为一班和二班,分开教学,一边教乐器,一边还要教乐理。韩冰从去年就开始参加培训班的教学,教学生古筝,今年改教声乐,教学生练嗓子、唱歌。7月1日才回家,第二天就赶来上课了。她说,参加培训班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利于以后的工作,跟小孩子相处也很开心,因为舍不得他们,所以今年又来了。
  韩可为说,他们都是抱着对文化工作的热情,不计付出、不计报酬地教课,大家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孩子们把暑假时间真正利用起来学点东西。
  带着9岁女儿来报名的王传兵说,听朋友家的孩子讲,这里的课程比较多,还有许多小伙伴一起学习。朋友也说来这里上课不收费,他家孩子学的效果还很好。女儿储甄放暑假以来天天在家看电视,比较浪费时间,所以考虑让她学点东西。储甄喜欢画画,她想报个书法班。“她的妈妈也很支持……早知道早就送过来了,呵呵。”王传兵说。
  
  真心的付出
  
  韩可为说:“暑假里,家长把孩子交给文化站,我们就要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要教好,还要照看好他们!”
  6月底,文化站向白泽湖乡各小学发放了开设培训班的通知,家长纷纷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报名。在报名的同时,文化站与家长签署协议,要求住得远的学生家长必须接送。而住得近的学生,文化站的老师们下课都不忘叮嘱:要跟家长一道,不要玩水。时常有家长因故迟来接孩子的情况,韩可为总是先留住孩子,并给家长打电话,等家长来了,他才放心把孩子交给家长。
  第一节课下课后,查家林带着学生查方瑞来到站长办公室。虽然刚从空调教室里出来,但是查家林背后的衬衫已经被汗沾湿,贴在后背。查方瑞上课时不小心将葫芦丝摔到了地上,这位老师便又充当起了修理师傅,找来强力胶给他粘好。
  暑假期间,文化站的图书室、电教室、创作室、多功能厅等都是对外开放的,没有上培训班的学生暑期也可以来学习。学生们也会不定期过来向老师们请教培训班的课程,培训班办了两年了,大家的反映都很好。
  查家林感触道:“多年以来,音乐教育在农村都是比较落后的,我想尽我所能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音乐教育。今年暑假想把2班学生的9个音教会,指法稍微娴熟,我还得把复杂的乐理用他们能听懂的话表达出来……20多天来都是围着学生转的,苦中有乐,明年还打算来教课。”
  根据学生及家长的反馈,考虑到文化站条件,韩可为打算明年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再开设绘画和舞蹈班,邀请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来教课。有些课程虽然有反馈想开设,比方说黄梅戏班,但是因为反馈量不多,无法单独开班。
  韩可为介绍,开设培训班以来,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都很足。附近饶坂、沈店、月形的学生比较多,但也有的学生家在好几公里之外,甚至还有别的乡镇的孩子。学生们肯学,家长们支持,老师们愿意教,对他来说,这个培训班没有理由不办好。

上一篇:张耿指导区发改委专题民主生活会

下一篇:昝建亮指导区民政局专题民主生活会